[实用新型]新型水力旋涡流生化塔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4844.5 | 申请日: | 201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0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青淼;钟国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永峰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51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水力 旋涡 生化 | ||
1.一种新型水力旋涡流生化塔,包括进水管(1)、增压泵(2)、旋涡流反应室(4)、环形挡流板(8)、排水管(11)、泥水分离室(9)、污泥回流管(12)和悬浮生物填料(20),其特征是进水管(1)与增压泵(2)连接,增压泵(2)与旋涡流反应室(4)之间设有射流曝气器,增压泵(2)与射流曝气器连接,射流曝气器与旋涡流反应室(4)连接,环形挡流板(8)、泥水分离室(9)和悬浮生物填料(20)均设在旋涡流反应室(4)内,环形挡流板(8)固定在旋涡流反应室(4)的顶端,排水管(11)连接在环形挡流板(8)上,并贯穿旋涡流反应室(4)筒壁,环形挡流板(8)内置有环形溢流槽(10)与排水管(11)配合,泥水分离室(9)位于环形挡流板(8)的下方,泥水分离室(9)与环形挡流板(8)之间形成溢流潜孔(7),污泥回流管(12)密封连接在泥水分离室(9)的下端,旋涡流反应室(4)的底端连接有排空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力旋涡流生化塔,其特征是所述射流曝气器为可调冲压式射流曝气器(3),可调冲压式射流曝气器(3)包括一级吸气管(15)、二级吸气管(16)、一级喷射嘴(17)、二级喷射嘴(18)和末端喉管(19),一级喷射嘴(17)、二级喷射嘴(18)和末端喉管(19)为串联结构,二级喷射嘴(18)位于一级喷射嘴(17)和末端喉管(19)之间,一级进气管(15)与一级喷射嘴(17)连通,二级进气管(16)一端与一级进气管(15)连通,另一端与二级喷射嘴(18)连通,一级进气管(15)上的进气口(14)与二级进气管接口(156)之间设有进气调节阀(21),可调冲压式射流曝气器(3)的末端喉管(19)沿旋涡流反应室(4)筒体外壳的切线方向与筒壁连接,并与旋涡流反应室(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水力旋涡流生化塔,其特征是旋涡流反应室(4)的有效水深H1/直径D1在1~2以内,旋涡流反应室(4)内设有导流叶片(5),导流叶片(5)沿旋涡流反应室(4)内壁逐层间隔设置,层距e自下而上逐级递减,叶片仰角a为1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水力旋涡流生化塔,其特征是所述泥水分离室(9)的直段有效水深为H2在1~1.5m之间,直径D2/有效水深/H2≤3.0,锥底倾角b≥4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水力旋涡流生化塔,其特征是所述泥水分离室(9)的直段有效水深为H2在1~1.5m之间,直径D2/有效水深H2≤3.0,锥底倾角b≥4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水力旋涡流生化塔,其特征是进水管(1)与旋涡流反应室(4)之间设有循环回流管(22),循环回流管(22)一端与旋涡流反应室(4)底端连通,另一端与进水管(1)连通,进水管(1)和循环回流管(22)上都设有流量调节阀(2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水力旋涡流生化塔,其特征是进水管(1)与旋涡流反应室(4)之间设有循环回流管(22),循环回流管(22)一端与旋涡流反应室(4)底端连通,另一端与进水管(1)连通,进水管(1)和循环回流管(22)上都设有流量调节阀(2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水力旋涡流生化塔,其特征是进水管(1)与旋涡流反应室(4)之间设有循环回流管(22),循环回流管(22)一端与旋涡流反应室(4)底端连通,另一端与进水管(1)连通,进水管(1)和循环回流管(22)上都设有流量调节阀(2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水力旋涡流生化塔,其特征是进水管(1)与旋涡流反应室(4)之间设有循环回流管(22),循环回流管(22)一端与旋涡流反应室(4)底端连通,另一端与进水管(1)连通,进水管(1)和循环回流管(22)上都设有流量调节阀(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永峰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永峰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48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入式膨胀螺栓
- 下一篇:一种纳米镍渗透单级双吸离心泵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