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车用空调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7913.6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6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潘杰丰;王琪;梁文伟;陈磊;吴成明;丁勇;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24;B60H1/34;B60S1/5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应用的辅助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占用车内空间较少、具有除霜雾功能的多功能车用空调。
背景技术
为提高舒适度,汽车装有空调;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1633301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主要由制冷系统、供暖系统、空气净化装置及控制系统组成,空调有其独立的供电系统,控制系统中设有一温度继电器,通过控制系统设定一适宜温度,车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温度继电器会自动闭合制冷电路,若车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温度继电器会自动闭合供暖电路,达到设定温度即断开;该汽车空调存在功能单一的不足;在气温较低时,汽车的风档玻璃易结霜雾;前风档玻璃结霜雾后,会影响驾驶员的视野,产生安全隐患;中国专利公告号 CN101987612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除霜器,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固定有风机和散热水箱,所述风机电连接一控制器,所述散热水箱与加热器或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相连,且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有风管接头,所述风管接头上连接除霜风管,所述除霜风管和仪表台上的万向出风口相连通,所述车用除霜器将来自加热器或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的高温冷却液通过散热水箱,使箱体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经风机均匀吹送到挡风玻璃内侧进行除霜或除雾;该车用除霜器存在结构复杂、占用车内空间较多的不足;为了克服目前的汽车空调没有除霜雾功能、车用除霜器结构复杂、占用车内空间较多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占用车内空间较少、具有除霜雾功能的多功能车用空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的汽车空调没有除霜雾功能、车用除霜器结构复杂、占用车内空间较多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车内空间较少、具有除霜雾功能的多功能车用空调。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车用空调,包括主机、左出风口、右出风口、连接管道;所述的主机通过连接管道分别与左出风口、右出风口连接,所述的多功能车用空调还包括左通风管、右通风管、出风格栅;所述的出风格栅的一端与左通风管的一端连接,出风格栅的另一端与右通风管的一端连接,左通风管的另一端与连接管道的左端连通,右通风管的另一端与连接管道的右端连通。该多功能车用空调同时具有空调和除霜雾功能,结构简单、占用车内空间较少。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管道包括连接座、左连接管、右连接管;所述的连接座的下端面与主机固定连接,左连接管的一端、右连接管的一端分别与连接座连接,左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左出风口(6)、左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右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右出风口(7)、右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连接管道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座、左连接管、右连接管一体构成。连接管道的连接座、左连接管、右连接管一体构成,减少泄漏。
作为优选,出风格栅包括格栅框、导流条;所述的格栅框形状为矩形;所述的导流条的方向与格栅框的长边方向相同,导流条位于格栅框内,导流条的二端分别与格栅框短边内侧连接;所述的出风格栅设有导流片,导流片有若干片,导流片位于格栅框内并与导流条垂直。导流片有若干片,使暖风直接均匀吹向前风档玻璃,提高除霜雾效果。
作为优选,左通风管设有左波纹管段,右通风管设有右波纹管段。容易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多功能车用空调同时具有空调和除霜雾功能,结构简单、占用车内空间较少。连接管道结构简单。连接管道的连接座、左连接管、右连接管一体构成,减少泄漏。出风格栅的导流片有若干片,使暖风直接均匀吹向前风档玻璃,提高除霜雾效果。左通风管设有左波纹管段,右通风管设有右波纹管段,容易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左通风管-1、左波纹管段-11、右通风管-2、右波纹管段-21、出风格栅-3、格栅框-31、导流条-32、导流片-33、连接管道-4、连接座-41、左连接管-42、右连接管-43、主机-5、左出风口-6、右出风口-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79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