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分装台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0053.1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5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猛;余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英伦帝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2015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变速箱 总成 分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分装台。
背景技术
一般在汽车生产车间发动机和变速箱装配后,还需要预先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上分装附件,如发动机支架、中冷器管路、发动机悬置、加注发动机机油等,附件装配完成后才可一起装配到汽车车架上,预先分装的附件中有些构件如中冷器管路需要从发动机底部安装,这就需要一个用来支撑和搬运发动机及变速箱的支架,能够使得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底部悬空,以便于分装发动机和变速箱上的附件。
如公告号为:CN200960600Y的中国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变速箱分装托盘,它由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两个支撑块和一个挡板组成,两个支撑块为变速箱的主支撑,支撑块一上有高低两个支撑面,高支撑面对应支撑变速箱的车速传感器附近的加强筋平面,低支撑面对应支撑紧邻该加强筋平面的一个凸台;支撑块二对应支撑变速箱后端齿轮箱外壳的侧平面;挡板内侧为一导向斜面,与变速箱底面配合,挡板上端有一防损坏机油盘的槽口;两支撑块和挡板三者在围成一空间,该空间即容纳变速箱的输出轴部分。由于手动挡发动机和自动挡发动机的变速箱结构不同,长度也不尽相同,而该专利用于支撑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支撑点单一,只能用来支撑某一类发动机和变速箱,不能同时适用于手动挡发动机和自动挡发动机以及与之相连的变速箱的支撑,功能单一,导致发动机和变速箱装配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支撑架所存在的支撑点单一,造成不能同时适用于手动挡发动机和自动挡发动机以及与之相连的变速箱的支撑的问题,提供一种既可用于自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装配,又可用于手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装配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分装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分装台,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上成对设置有用于支撑发动机的前支柱、支撑手动挡发动机的变速箱的后支柱Ⅰ和支撑自动挡发动机的变速箱的后支柱Ⅱ,前支柱、后支柱Ⅰ和后支柱Ⅱ呈矩阵排列,两个后支柱Ⅰ通过活动支体与变速箱抵触,两个后支柱Ⅰ与活动支体可拆卸连接,后支柱Ⅰ与后支柱Ⅱ的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针对自动挡发动机的变速箱和手动挡发动机的变速箱的不同结构及长度,在支撑底板上同时设置了用于支撑手动挡发动机的变速箱的后支柱Ⅰ和用于支撑自动挡发动机的变速箱的后支柱Ⅱ以及用于支撑发动机的前支柱,当需要在底板上支撑手动挡发动机及与其相连的变速箱时,使用前支柱和后支柱Ⅰ分别支撑发动机和变速箱;当需要在底板上支撑自动挡发动机及与其相连的变速箱时,使用前支柱和后支柱Ⅱ分别支撑发动机和变速箱,分工明确,在同一块底板上既可用于自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装配,又可用于手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装配,发动机和变速箱装配效率高,优于普通的支撑点单一的支撑架。一般自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长度要比手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长度短,因此后支柱Ⅰ与前支柱的距离应比后支柱Ⅱ与前支柱的距离短,前支柱、后支柱Ⅰ和后支柱Ⅱ呈矩阵排列,则后支柱Ⅰ位于前支柱与后支柱Ⅱ之间,后支柱Ⅰ和后支柱Ⅱ均可独立使用且互不干涉。前支柱、后支柱Ⅰ和后支柱Ⅱ均成对设置在底板上,两个前支柱可以一左一右的支撑发动机,则发动机支撑平稳,发动机附件安装方便,同理后支柱Ⅰ或后支柱Ⅱ也一左一右的支撑变速箱,这样发动机和变速箱即可稳固的摆放在分装台上,以便进行后续工作。后支柱Ⅰ和后支柱Ⅱ的安装位置不同,但结构相同,后支柱Ⅰ和后支柱Ⅱ分别通过活动支体来支撑变速箱,当需要使用后支柱Ⅰ时,可将活动支体更换到后支柱Ⅰ上,当需要使用后支柱Ⅱ时,可将活动支体更换到后支柱Ⅱ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支体整体呈“∏”形,活动支体包括两个与后支柱Ⅰ滑动连接的套管,两个套管上端横向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槽钢,所述的槽钢的内凹面上粘接有与变速箱抵触的橡胶块。套管套接在后支柱Ⅰ上并与后支柱Ⅰ滑动连接,橡胶块用于减缓活动支体对变速箱的磨损并且变速箱通过橡胶块可以稳固地摆放在分装台上,活动支体与后支柱Ⅰ可拆卸连接,当需要使用后支柱Ⅰ时,将活动支体套接在后支柱Ⅰ上,后支柱Ⅰ即可通过活动支体上的橡胶块与变速箱抵触,当需要使用后支柱Ⅱ时,将活动支体套接在后支柱Ⅱ上,后支柱Ⅱ即可通过活动支体上的橡胶块与变速箱抵触,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英伦帝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英伦帝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0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生物秸秆腐熟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数显锥度卡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