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星轮式电动汽车的两挡自动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0217.0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6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郭进端;米春亭;秦大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远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艳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轮式 电动汽车 自动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特别涉及一种行星轮式电动汽车的两挡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纯电动车是一种可替代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新能源交通工具。目前大部分电动车变速器只具备一个挡位。现有一挡电动车存在以下技术缺点:
a)一个挡位的速比难以保证汽车最大爬坡度,最高速度与最大加速度要求;
b)当汽车高速巡航时(时速大于100公里/小时),电动机与齿轮转速接近或超过每分钟一万转。如此高的转速对轴承与齿轮的制造精度要求很高。将大为提高制作成本;
c)电动机转速接近每分钟一万转时,效率与扭矩相对额定值大为降低,同时噪音大为提高,传动系统零部件寿命大为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变速器,以实现电动车动力性能,效率和寿命的优化。并且实现电动汽车换挡舒适性和平稳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星轮式电动汽车的两挡自动变速器,它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内包括:由动力电机驱动的输入轴、行星轮系和输出轴,所述行星轮系包括太阳轮、行星架、行星轮、环内齿轮,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行星轮系的太阳轮相连接,所述行星轮系的行星架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所述行星轮系中的环内齿轮上连接设置有第一花键;该自动变速器还包括一自动换挡装置,所述自动换挡装置包括同步器和由换挡控制电机驱动的凸槽轴,所述同步器上连接设置有第二花键,所述第一花键与第二花键相互结合以使环内齿轮与同步器一起旋转,所述同步器可沿平行于所述输入轴的轴线方向滑动,所述凸槽轴上具有一换挡槽,所述换挡槽中可移动地插有一拨叉杆的拨叉触头,该拨叉杆与同步器相连接并允许同步器相对其转动,所述同步器设置在所述行星架和所述箱体之间,所述换挡槽具有第一挡部、第二挡部、和位于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二挡部之间的空挡转角部,所述拨叉触头位于所述换挡槽的第一挡部时,所述同步器与所述箱体相连接;所述拨叉触头位于换挡槽的第二挡部时,所述同步器与所述行星架相连接;所述拨叉触头位于所述换挡槽空挡转角部时,所述拨叉触头保持于围绕凸槽轴的轴线的圆周方向以使同步器处于空挡位置。
优选地,所述输入轴的轴线与所述输出轴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同步器上设置有一接合套,所述接合套可沿平行于所述输入轴的轴线方向滑动,所述同步器的接合套两侧分别设置有固连于箱体的固定犬齿环与固连于行星架的行星架犬齿环,所述行星架在朝向所述同步器的一侧上设置有行星架犬齿环,所述行星架犬齿环与所述同步器的接合套相匹配,所述拨叉触头位于所述换挡槽的第二挡部时,所述同步器的接合套与所述行星架犬齿环相连接,所述箱体在朝向所述同步器的一侧上设置有固定犬齿环,所述固定犬齿环与所述同步器的接合套相匹配,所述拨叉触头位于所述换挡槽的第一挡部时,所述同步器的接合套与所述固定犬齿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换挡槽的第一挡部包括第一挡位置和位于所述第一挡位置与所述空挡转角部之间的第一挡坡,该第一挡坡对应换挡槽的第一转角。
优选地,所述换挡槽的第二挡部包括第二挡位置和位于所述第二挡位置与所述空挡转角部之间的第二挡坡,该第二挡坡对应换挡槽的第二转角。
优选地,所述换挡槽具有空挡转角部以使同步器在换挡过程中处于空档位置,对动力电机进行调速控制,使其速度与下一个挡位的齿轮同步,从而优化换挡快捷性与平稳性,并且大为降低同步器磨损,大幅提高同步器的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槽的节线展开图。
附图中:1、输入轴;2、输出轴;3、行星轮系;31、太阳轮;32、行星架;321、行星架犬齿环;33、同步器;34、箱体;341、固定犬齿环;35、环内齿轮;4、第一挡部;41、第一挡位置;42、第一挡坡;43、第一转角;5、第二挡部;51、第二挡位置;52、第二挡坡;53、第二转角;6、空挡转角部;61、空挡转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之一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远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远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0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室侧窗的开合传动结构
- 下一篇:汽车减震器底座联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