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陶瓷板烧结载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4366.4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7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舒正平;沐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4 | 分类号: | C04B35/6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陶瓷 烧结 载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末冶金用的烧结载体,尤其是一种陶瓷板烧结载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粉末冶金制造工艺中,在烧结时一般使用石墨板作为载体,如公开号为CN1566021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黑色氧化锆陶瓷的制作方法,在保护气体下进行高温烧结,烧结时摆放工件的舟要使用石墨材料或在石墨舟上铺一层石墨纸,摆放好的工件上放石墨板或盖一层石墨纸。然而,在烧结时使用石墨,会发生渗碳,改变表面化学成分,产品表面易产生炭黑现象,产品外观不够美观;并且石墨板本身会发生烧损,造成平面度下降,从而造成产品的平面度下降,由此使得在吸热性气氛烧结产品时不能使用石墨板。
为此,已经研制了其他材料的载体,如公开号为CN101439408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柴油发动机输油泵用粉末冶金转子的制造方法,在粉末冶金专用网带炉中进行烧结,将产品平放于陶瓷垫板之上。虽然该载体避免了烧结中的渗碳现象,但由于陶瓷垫板致密无气孔,没有良好的热传递,产品底部与上面部分散热不能同时一致,不能进行顺利有效的收缩,导致产品出现大小头等变形现象,并且不能抵抗急冷急热的热震条件,耐热冲击的能力差,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孔陶瓷板烧结载体,可以避免在烧结时影响产品,并且耐热冲击性能好,节能,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陶瓷板烧结载体,包括陶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板上设有减重孔。
进一步地,所述减重孔的最大外形尺寸小于所述陶瓷板最大尺寸的25%。
进一步地,所述减重孔为方孔或圆孔,促进热量的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板的厚度为2-35mm,所述陶瓷板的平面度为每100mm小于0.1mm,提高烧结件的平面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陶瓷板厚度为13mm,所述减重孔为方孔,所述减重孔的尺寸为1mm×1mm,所述陶瓷板的平面度每100mm小于0.0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载体为孔状,吸热减少,有节能的效果,能促进烧结时热量的传递,并且能耐较大的热冲击;又由于采用了陶瓷板作为载体,不会发生渗碳现象,不会使所载产品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并且不会在烧结时发生烧损,烧结件平整度大为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孔陶瓷板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重孔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多孔陶瓷板烧结载体,应用于温度低于1300℃的烧结炉中。包括陶瓷板1,优选的,陶瓷板1选用堇青石,堇青石是一种硅酸盐矿物,可以合成镁堇青石,用于耐火材料。陶瓷板1的形状可以根据要求制造成各种尺寸和形状。
陶瓷板1厚度为2-35mm,在陶瓷板1上设有减重孔2。由于致密无气孔的陶瓷板1较重,烧结时将会吸收较多的热量。在陶瓷板1上开设减重孔2可以减轻烧结载体的重量,促进烧结时热量的传递,减少烧结冷却的热冲击,利于提高烧结载体的寿命。
减重孔2的形状可以为方孔或圆孔或其他形状,减重孔2的最大外形尺寸小于陶瓷板1最大尺寸的25%。根据需要磨削陶瓷板1,其平面度每100mm小于0.1mm。
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烧结从动齿轮类零件时使用的多孔陶瓷板,陶瓷板1厚度为13mm,陶瓷板1上开设有减重孔2,该减重孔2为方孔,减重孔2的尺寸为1mm×1mm,磨削后陶瓷板1的平面度每100mm小于0.02mm。使用该载体后,使大批量烧结从动齿轮的平面度小于0.1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43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