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速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5615.1 | 申请日: | 201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5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郝峰;白云;卢斌;郎维凡;张敏;刘波;叶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25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器 壳体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性检测,尤其是一种减速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减速器壳体在装车前均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以避免装车后漏油等现象发生。现有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通常包括机架、位于上方并通过丝杆机构固定在机架上的减速器轴端密封件、位于下方并固定在机架上的减速器差速器端密封件,由减速器轴端密封件、减速器差速器端密封件和减速器壳体包围构成密闭的检测空腔,设置有高压气源及连通检测空腔和高压气源的气体管路,所述气体管路上设置有进气阀和调压阀。检测时,首先将减速器壳体放置于下方的减速器差速器端密封件上,通过丝杆压下减速器轴端密封件,形成密闭检测空腔;然后打开进气阀进行加压,加压压力通过调压阀设定,加压至调压阀设定气压后进气自动停止,开始保压;最后,在减速器壳体表面涂泡沫剂,通过观察是否吹泡判断是否漏气。
现有的检测存在以下的不足:一、人工刷涂泡沫剂,容易由于刷涂不均、刷涂局部遗漏等导致坏品流出;二、检测人员劳动强度大,容易由于眼部疲劳导致坏品流出;三、当漏气非常小时不易察觉,导致坏品流出;四、每个减速器壳体均匀刷涂,因此工作量大、辅料消耗大、检测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错误率低,能避免坏品流出,且检测效率高的减速器壳体密封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减速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减速器轴端密封件和减速器差速器端密封件,由减速器轴端密封件、减速器差速器端密封件和减速器壳体包围构成密闭的检测空腔,设置有高压气源及连通检测空腔和高压气源的气体管路,所述气体管路上设置有进气阀和调压阀,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进气阀是与控制系统相连的自动进气阀,设置有与控制系统相连并与检测空腔连通的压力传感器,设置有与控制系统相连的结果显示装置。
进一步的,设置有与控制系统相连的计时器。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空腔和自动进气阀之间的气体管路上设置有与控制系统相连的自动排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结果显示装置是包括两者显示颜色的报警灯。
进一步的,设置有与检测空腔连通的辅助气压表。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和辅助压力表通过同一管路与检测空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调压阀采用与控制系统相连的自动调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首先通过减速器轴端密封件、减速器差速器端密封件和减速器壳体相配合,形成密闭的检测空腔。检测空腔形成后,控制系统自动打开自动进气阀,当检测空腔内达到设定压力值后关闭自动进气阀;经过规定的时间后,检测检测空腔内气压并与断气前压力进行比较,控制系统通过漏气率也即压差进行自动判断,与现有的人工视觉判断相比,避免了人工刷涂不均、刷涂局部遗漏等导致的坏品流出,避免了由于检测人员眼部疲劳导致的坏品流出,避免了漏气非常小时由于不易察觉导致的坏品流出,因此检测错误率低,能避免坏品流出,无需刷涂泡沫剂,因此工作量小、辅料消耗小、检测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减速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减速器轴端密封件2和减速器差速器端密封件3,由减速器轴端密封件2、减速器差速器端密封件3和减速器壳体4包围构成密闭的检测空腔12,设置有高压气源及连通检测空腔12和高压气源的气体管路5,所述气体管路5上设置有进气阀和调压阀,设置有控制系统11,所述进气阀是与控制系统11相连的自动进气阀6,设置有与控制系统11相连并与检测空腔连通的压力传感器10,设置有与控制系统11相连的结果显示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机架1包括底板1a、纵向安装在底板上的立柱1b、安装在立柱1b顶部的支撑板1c、底板1a和立柱1b之间的斜支撑、支撑板1c和立柱1b之间的斜支撑。减速器轴端密封件2为一圆柱块,圆柱块底面设置有密封垫、顶部与固定在支撑板1c上的气缸13活塞固定连接;减速器差速器端密封件3是安装在机架1底板1a上的圆柱空腔结构,空腔开口位于其顶部且空腔开口设置有密封垫,气体管路5通过减速器差速器端密封件3空腔与检测空腔12连通。控制系统11采用PL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未经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5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制动检验台的改进
- 下一篇: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全自动打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