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井作业启下油管地面支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1473.X | 申请日: | 201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9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夏吉勇;王伟;祁统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吉勇 |
主分类号: | E21B19/14 | 分类号: | E21B19/1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地址: | 124010 辽宁省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井 作业 油管 地面 支持系统 | ||
1.一种油井作业启下油管地面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井作业启下油管地面支持系统具体包含有下述结构:运管车(31)、管桥(32);其中:
所述运管车(31)具体为轨道式结构,其上部的横截面结构为适于放置管状物的中间低两边高的形状,至少在其一端设置有用于对放置在其上的管状物单向止动的阻挡用的框架(14);
所述用于支撑放置在其上的管状物品的管桥(32)为能够折叠的多节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油井作业启下油管地面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管车(31)满足下述要求:其由下托板(19)、支撑板(20)构成,其中:支撑板(20)有两个,二者相对布置;两个支撑板(20)下部都固定在下托板(19)上,在下托板(19)上方的两个支撑板(20)之间设置有空腔;两个支撑板(20)的上部满足下述关系:二者之间留有至少15mm宽的缝隙。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油井作业启下油管地面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管车(31)还满足下述要求:
运管车(31)两端还设置有用于封堵由下托板(19)和两个支撑板(20)共同包围的空腔的前隔液板(2)和后隔液板(17);
运管车(31)中还设置有用于沿轴向输送管状物品的小滑车,其具体结构包括以下组成部分:管座(4)、小车轮(7)、电动机(10)、传动齿轮(11)、从动齿轮(12)、小滑车基体(21);其中:小滑车基体(21)为垂直于下托板(19)主要伸展平面布置的板状结构;管座(4)与小滑车基体(21)上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且管座(4)上部为便于放置管状物品的中间低两边高的结构;小滑车基体(21)下部固定有至少2对小车轮(7),电动机(10)、传动齿轮(11)、从动齿轮(12)都布置在小滑车基体(21)上,电动机(10)与小车轮(7)之间先后通过传动齿轮(11)、从动齿轮(12)连接在一起。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油井作业启下油管地面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管车(31)还满足下述要求:
下托板(19)纵向的下部还设置有用于引导液体流动过的导液槽(1);
在前隔液板(2)或/和后隔液板(17)上与导液槽(1)相连通处还设置有用于将液体导出到运管车外部的导液管(18)。
5.按照权利要求1~4其中之一所述油井作业启下油管地面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桥(32)满足下述要求:其为能够折叠的多节结构,相邻的两节之间顺序连接;
展开工作状态的管桥(32)为“M”字形结构,所述“M”字形的上部或者下部靠近运管车(31)布置。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油井作业启下油管地面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桥(32)具体由下述结构组成:卧式支承座(321)、液压机(322)、立式底座(323)、桥梁(329);其中:所述管桥(32)中,四节顺序连接的桥梁(329)结构构成“M”字形结构,立式底座(323)布置在“M”字形下部中间的两节桥梁(329)相连接处,具体为铰接连接结构;卧式支承座(321)布置在除了上述立式底座(323)布置位置之外的构成“M”字形的其他各节的端点处,卧式支承座(321)共有4组。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油井作业启下油管地面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桥(32)还满足下述要求:
在构成“M”字形的四节顺序连接的管桥(32)结构中,每相邻两节之间设置有具有抽拉限位功能的液压杆(324);
布置在“M”字形下部中间的两节桥梁(329)相连接处的立式底座(323)具体由下述结构构成:轴(325)、轴套(326)、过渡板(327)、底板(328);其中:轴(325)有两个,以相互平行的方式都固定在底板(328)上,在轴(325)上还设置有能够绕轴(325)旋转的轴套(326),轴套(326)固定在与其相连接的桥梁(329)的端部。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油井作业启下油管地面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井作业启下油管地面支持系统中还设置有用于进行污染物回收的污染回收气垫(33);其具体由下述几部分组成:气墙(331)、底垫 ;其中,气墙(331)与底垫 固定连接在一起,气墙(331)布置在底垫 的边缘处,气墙(331)与底垫 共同构成边缘高内部低的上开口结构。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油井作业启下油管地面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回收气垫(33)中还设置有气骨(332)、充气放气孔(333)、溢流口(334)、排液孔(335);其中:
底垫 被气墙(331)分隔成两个相互连通的区域,其中面积较大的区域布置在管桥(32)下方,面积较小的区域与面积较大的区域通过在气墙(331)上开设的溢流口(334)相连通,在面积较小的区域中的底垫 上还设置有用于排出过多的液体物质的排液孔(3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吉勇,未经夏吉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147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机钻杆下支承座
- 下一篇:带逆止阀的冲击器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