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预紧和限力机构的车用安全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4788.6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0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郑北松;张海玲;黄婵珠;宋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大豪汽车零部件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28 | 分类号: | B60R22/28;B60R22/4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5041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预紧 机构 安全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带,尤其涉及一种带预紧和限力机构的车用安全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已经成为一种高速便捷的交通工具,人们对汽车的重要安全配置之一的安全带的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安全带的类型很多,有紧急锁止式安全带、爆炸式安全带等,其中卷收器是安全带的核心组件,带有车辆加速度感应、织带加速度感应等功能。如专利申请号为200420088311.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安全带卷收器”,包括框架、卷筒、卷簧机构,所述卷簧机构包括卷簧和卷簧盒、锁止机构、车感锁止传递机构、带感锁止传递机构、织带等,这些组成结构可以在汽车发生紧急碰撞情况时,安全带车感与带感起作用限制安全带拉动,并不能解决安全带在人体身上的间隙过大、撞击冲量使得人体腹部和胸部的压缩量过大等情况给人身带额外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预紧和限力机构的车用安全带。可当汽车出现碰撞时预紧机构回收织带减少织带在乘员身上的间隙量,又通过限力机构吸收碰撞产生的一部分能量,减少乘员额外的伤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预紧和限力机构的车用安全带,包括框架、限力器,以及设置于所述限力器一端的预紧机构,所述限力器穿过所述框架两端设置的卷筒孔并形成转动连接,所述限力器包括卷筒、芯轴头、卷轴压盖、扭力杆,所述芯轴头第一端为具有内腔的扭力帽,所述内腔连接所述扭力杆的第一端,所述扭力帽周边呈多边形连接部,套接于与所述多边形连接部相匹配的所述卷筒的滑动腔内,所述卷轴压盖设置扭力座匹配连接所述扭力杆的第二端,所述卷筒的第二端上设置铆销,对应于所述铆销在卷轴压盖上设置销孔与所述卷筒固定连接;所述预紧机构包括传动轮、以及置于所述传动轮的内腔与所述芯轴头第二端的预紧轴之间的离合块,所述离合块为二块或二块以上对称分布于所述预紧轴周边。
进一步地,所述扭力帽的多边形连接部分为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设置一锁环,所述锁环与所述卷筒上设置的锁孔和呈U形的止动片卡接,使所述扭力帽与所述卷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块的内弧面与所述预紧轴相匹配面的圆弧面,所述离合块的外弧面与所述传动轮的内腔侧壁相匹配的弧面,所述离合块的第一端的外弧面至所述预紧轴的轴心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离合块第二端的外弧面至所述预紧轴的轴心线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块的内接触面为细齿状或磨花状的粗糙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预紧轴表面为细齿状或磨花状的粗糙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轮与所述框架之间设置限位垫片,所述限位垫片上设置销轴匹配连接所述离合块上设置的销孔,使所述离合块与所述预紧轴相分离。
更进一步地,所述预紧机构还包括气体发生器、以及连接所述气体发生器的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传动轮设置的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当汽车在产生紧急碰撞时,预紧装置起作用,迅速回收织带以减少织带在乘员身上的间隙量,将乘员强制按在座椅上,同时由限力器产生形变吸收多余的碰撞能量,减少人身体腹部和胸部的压缩量,减少乘员额外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安全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力器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紧机构的传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紧机构的转动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紧机构的离合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紧机构的转动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紧机构的转动轮产生动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紧机构未产生动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紧机构产生动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现有的安全带结构示意图。包括框架、卷收器、卷簧机构、锁止机构、车感锁止传递机构、带感传递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在于对卷收器的改进以及在卷收器一端新增预紧机构。
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大豪汽车零部件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大豪汽车零部件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47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