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铁水浇铸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8943.1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6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僮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书僮 |
主分类号: | B22D37/00 | 分类号: | B22D37/00;B22D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1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铁水 浇铸 系统 | ||
1.数控铁水浇铸系统,包括一个类似桁车的纵向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纵向行走机构的横梁(104)上通过横向行走机构设置有操控室(105),在操控室(105)上设置有铁水自动浇铸机构(207)、铁水导流槽升降机构(202)、铁水实时称重装置和激光传感器定位机构(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铁水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纵向行走机构是由地面固定部分和纵向行走部分两部分组成,其中地面固定部分包括左地基础(103)、右地基础(107)、左导轨(102)、右导轨(108),左导轨(102)设置在左地基础(103)上,右导轨(108)设置在右地基础(107)上,且左导轨(102)和右导轨(108)相互平行;纵向行走部分包括左支架驱动马达(101)、右支架驱动马达(109)、左支架(201)、右支架(210),左支架(201)和右支架(210)通过横梁(104)焊接成一整体并呈“H”型,左支架驱动马达(101)和右支架驱动马达(109)分别与左支架(201)和右支架(21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铁水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横向行走机构包括轮组I(501)、轮组II(503)、轮组III(505)、轮组IV(507)、调整链轮组(502)、驱动马达(401)、减速器(403)、主动链轮(405))、链条1(504)、链条2(508)和驱动马达(401),上述轮组I(501)、轮组IV(507)布置在横梁(104)的下部,并与调节链轮组(502)上的内排齿轮通过链条II(508)组成从动的传动链;上述轮组II(503),轮组III(505)布置在横梁(104)的上部,并与调节链轮组(502)上的外排齿轮及安装在减速器(403)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405)通过链条I(504)组成主动传动链,减速器(403)与驱动马达(40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铁水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轮组I(501)包括链轮(438)、横轴(437)、左右滚轮(439),链轮(438)设置在横轴(437)的右端,右边滚轮(439)固定于横轴(437)中间轴肩的右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铁水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轮组II (503)主要包括链轮(405)、横轴(412)、左右滚轮(424),链轮(405)通过键(414)联结在横轴(412)的右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铁水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调整链轮组(502)包括双排齿链轮(406)、轴承(407)、轮轴(410)、轴套(409)、压盖(411),双排齿链轮(406)内孔的左端,既口径较小端,装入轴承(407),其外环与孔壁接触,再依次装有轴套(409)、轴承(407),它们的内孔且都与轮轴(410)配合;然后用一圆螺母(408)固定其轴向位置,后用轴承压盖(411)顶住轴承(407)的外环,并把它固定在链轮(40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铁水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铁水自动浇铸机构包括马达(615)、减速器(616)、小锥齿轮(314)、大锥齿轮(609)、传动轴(618)、铁水包(601),马达(615)的输出轴与减速器(616)的输入端联结,小锥齿轮(614)安装在减速器(616)的输出轴末端,大锥齿轮(609)联结在传动轴(618)的末端并与小锥齿轮(614)相啮合;传动轴(618)上且靠近大锥齿轮(609)端设有一回转支座(606),传动轴(618)上且靠近铁水包(601)端还设置有轴承支座(603),转动轴(618)的上端与铁水包夹(623)联结在一起,铁水包(601)用铁水包夹(623)夹持牢固,上述轴承支座(603)、回转支座(606)和减速器(616)均固定在称重拖板(60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铁水浇铸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铁水实时称重装置,包括一个测重传感器(617)和一个大拖板(602),大拖板(602)用螺钉连接在测重传感器(617)上,测重传感器(617)也用螺钉固连在操控室(105)的底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书僮,未经刘书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89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架构架自动焊接系统
- 下一篇:音片测频隔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