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活性炭的生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9187.4 | 申请日: | 201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6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许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龙岩龙能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57/00;C01B31/10;C10B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戴建波 |
地址: | 36400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利用和活性炭制造,更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活性炭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具有很重大的战略意义。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农业大国、能源消耗大国,利用生物质资源改善能源状况,更具现实意义。如何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是人们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方向。常见的利用方式是对生物质进行裂解。生物质裂解产生高温的裂解气以及残炭,其裂解反应产生的各种产品均有利用价值,例如裂解气可以燃烧,残炭可以用于制造活性炭,但是缺乏一种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综合利用。
中国专利200410052663.4公开了由生物质裂解制备液体燃料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生物质裂解残炭的用途:将生物质裂解残炭作为制备活性炭的原料,经化学或物理活化法制成具有良好吸附和脱色性能的活性炭。
中国专利200510009735.1公开了一种热解生物质燃料可以联产生物油、可燃气、活性炭、热能(蒸汽或热水)的锅炉,其由供料系统、外热式热解装置、换热式热解装置、锅炉等组成。它的供料系统能够将生物质燃料脱水、脱气、升温,使其能量密度达到最大值;外热式热解装置能将制备后的燃料在高温环境中快速热解,产生热解汽,换热式热解装置利用外热式热解装置产生的900℃高温热解汽在无氧的条件下热解生物质材料,产生的半焦可用于制造活性炭,可联产或单产生物油、可燃气、活性炭、热能(蒸汽或热水)。
中国专利200910016053.1公开了一种余能回收式活性炭的制备装置,其热风炉一侧组合式结构制有燃气燃烧器和助燃风机,热风炉另一侧与间壁加热室连通,间壁加热室中心竖向制有炭材室,炭材室底部插入式制有炭材室底部连杆机构,间壁加热室四周包制保温材料,间壁加热室中部的炭材室一侧上下留有间距制有两个热电偶,间壁加热室顶端制有顶部端盖用于密封间壁加热室,间壁加热室顶端串过顶部端盖分别连通式制有炭材室气体出口管和加热室烟气出口管;炭材室气体出口管通过三通阀与管式冷凝器顶部连通,管式冷凝器底部与热风炉管式连通,并在连通通道中段串接式制有循环风机。
中国专利201020270840.7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批量连续制备活性炭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螺旋干燥装置、螺旋炭化活化装置、螺旋冷却装置、燃烧炉、余热锅炉、循环风机、送风机、引风机、烟囱、调速电机、喷淋塔、废液循环池、循环水泵;螺旋干燥装置设有加料口、废气出口、干燥后物料出口和盘管、夹套;螺旋炭化活化装置包括炭化段和与其导通的活化段两个部分。
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在于,在活性炭制备的过程中,仅仅利用了生物质热解产物的一种,没有对其热解产物进行综合利用,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以及产品的单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活性炭的生产系统,其能将生物质热解的产物充分利用到活性炭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且通知制造两种活性炭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活性炭的生产系统,其包括活性炭生产子系统,该活性炭生产子系统包括搅拌装置、烘干装置、炭化装置、第一活化装置;该系统还包括生物质热解子系统,该生物质热解子系统包括:
供热装置,其通过燃烧生物质或生物质热解气对生物质热解炉进行供热;
生物质热解炉,其利用供热装置提供的热量对生物质进行热解,生成高温生物质热解气;
余热锅炉,其包括第一热交换管路,所述第一热交换管路具有第一气体入口和第一气体出口;所述生物质热解炉通过第一热解气管道将高温生物质热解气通到所述第一气体入口;所述第一气体出口连接第二热解气管道,所述余热锅炉通过所述第二热解气管道将冷却后的生物质热解气通到所述供热装置之内;
第二活化装置,用于对生物质热解炉热解产生的生物质残炭进行活化。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
1、供热装置燃烧生物质,为生物质热解炉提供热量,使生物质热解炉内的生物质热解,产生高温(500℃-600℃)的生物质热解气;
2、高温的生物质热解气被输送到余热锅炉中,通过热交换对余热锅炉内的水进行加热,生成水蒸气,同时生物质热解气降温到180℃-250℃;
3、降温后的生物质热解气被输送到供热装置中,供热装置燃烧生物质热解气为生物质热解炉提供热量,使生物质热解炉内的生物质热解,产生高温的生物质热解气;
4、重复步骤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龙岩龙能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龙岩龙能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91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