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式双离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02992.8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1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蒋鸣;张成海;余建华;魏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5/0638 | 分类号: | F16D25/0638;F16D25/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式双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离合器,具体涉及一种湿式双离合器。
技术背景
双离合器变速器使车辆在动力不中断的情况下自动选换挡,不仅使汽车的驾驶变得更简单,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动力性与安全性。
双离合器变速器中的双离合器担负着档位切换、起步控制、动力传递、扭转减振、过载保护等重要作用,是双离合器变速器系统的关键部件。由于湿式双离合器扭矩容量大、维护简便,因此湿式双离合器在双离合器变速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49642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该湿式双离合器包括集成为一体的内离合器和外离合器,两个离合器同心布置、嵌套在一起。离合器结合力由集成在离合器内的液压缸提供。液压缸随离合器旋转,液压缸所需液力介质需要通过旋转密封面由外部提供,旋转密封面需要包容变速器输入轴。该结构的湿式双离合器的缺点是:由于离合器旋转密封面要包住变速器的输入轴孔,使得当变速器输入扭矩较大时,其输入轴直径也较大,离合器旋转密封面的直径较大,旋转密封比较困难。
另外,在已经公开的湿式双离合器技术中,双离合器的冷却液与变速器的润滑油共用,双离合器的冷却液需要同时满足不同的需求,给离合器维护时带来不便。
此外,多数商用车没有液压系统,只有气动系统。离合器的操作需要通过气压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输入轴旋转密封可靠性高的湿式双离合器,该湿式双离合器的维护较方便,且该湿式双离合器适用于商用车的气动系统。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包括离合器箱体、通过轴承与离合器箱体连接的输入轴,固定在输入轴上的输入轴齿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输出轴总成和两个气-液转换增压缸,所述每个输出轴总成包括离合器主动轴、与离合器主动轴同轴布置的离合器从动轴、固定在离合器主动轴与离合器从动轴之间的离合器、驱动离合器结合的液压缸、驱动离合器分离的压缩弹簧组,其中,每个离合器主动轴、离合器从动轴均通过轴承与离合器箱体连接,每个离合器主动轴上均固定有与输入轴齿轮啮合的主动轴齿轮,所述每个离合器从动轴的外端设有与变速器输入轴配合的配合部,所述气-液转换增压缸的液体介质输出口与液压缸的缸体相连。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由套在离合器从动轴外表面的缸体和活塞构成,在从动轴表面设有凸起的台阶,离合器安装在该台阶面上,活塞外端面抵住离合器压紧面,压缩弹簧组设置在活塞与台阶之间。
优选的,所述离合器从动轴内端沿轴向设置圆柱形盲孔,该圆柱形盲孔上开设有与液压缸的缸体接通的旁孔,圆柱形盲孔的孔口处旋转密封连接导管,圆柱形盲孔能相对于导管转动,导管连通气-液转换增压缸的液体介质输出口。
优选的,所述离合器主动轴设有轴向通孔,所述导管穿过离合器主动轴的轴向通孔,通过位于离合器箱体外面的连接管连通对应的气-液转换增压缸的液体介质输出口。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的活塞内端面内边缘处设有向旁孔方向倾斜的斜面。
优选的,所述两个气-液转换增压缸分别平行设置在两个输出轴总成旁的离合器箱体内。
优选的,所述气-液转换增压缸包括气压腔、液压腔和两端面积不同的气-液转换活塞,其中,气-液转换活塞的大端位于气压腔内,气-液转换活塞的小端位于液压腔内,所述液压腔的输出口连通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离合器箱体为密封箱体,输入轴、离合器主动轴和离合器从动轴分别与离合器箱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平行布置的两个输出轴总成,与变速器输入轴配合的花键孔和离合器从动轴圆柱孔的旋转密封面彼此分离,无论花键孔的大小如何变化均不会影响离合器从动轴圆柱孔的旋转密封面的大小,使得用于旋转密封的圆柱孔直径不需要随变速器输入轴直径加大而加大,从而保证液压回路的密封效果。两输入轴总成的平行布置简化了离合器结构,同时降低了加工成本。由于本实用新型具备独立封闭的离合器箱体,它将离合器冷却液与变速器润滑液完全隔离,互不影响,使得离合器的维护更加方便。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集成了气-液转换增压缸,适应仅有气压系统的商用车,并且使离合器结构更为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29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避震器的油量调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自锁定位滑动轴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