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20114.9 | 申请日: | 201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6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勋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勋楷 |
主分类号: | B61D1/00 | 分类号: | B61D1/00;B61D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8000 湖南省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铁路 旅客 上下 列车 客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以速度快、乘坐舒适而深受旅客欢迎,但为了方便旅客乘车,需要在高速铁路沿途设若干中途车站,并且列车需要在车站停靠以方便旅客上、下车。高速列车在每一个中途车站停靠都需要经过减速、停靠、加速、正常速度行驶几个阶段,这样:一是延长了乘客的乘车时间。每在一个中途车站停靠一次,需经过减速、停靠、加速这几个过程,这样就增加了乘车时间,尤其是经过在人口密集地区铁路线,为了方便旅客乘车,在铁路沿线会设较密集的中途车站,因中途车站停靠而延长乘车时间更明显;例如正在建设的沪昆高速铁路,据资料介绍,沪昆高速铁路全长206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46个中途车站,加上上海虹桥和昆明南两个车站,一共48个车站,按照沪昆高速铁路的设计规划,从上海到昆明,最快只要10个小时。如果列车从上海到昆明在中途车站不担搁时间,全程都是按设计时速350公里行驶,全程只需要6个小时,因此,中途车站停靠延长了旅客的乘车时间;二是影响乘坐的舒适性。相对正常行驶而言,列车在中途车站停靠需经过减速、停靠、加速这几个过程中,乘客的舒适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三是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在中途车站,为了加 快旅客上车的速度以减少列车停靠的时间,在列车到达车站前,会要求旅客离开候车室,尽可能安排到距离列车停靠地最近的地方等候上车,这样就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不足,列车在经过中途车站时不需要停靠,旅客能方便上、下车的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包括有车厢、车门和安装在车厢下面的车轮,在车厢的端头设有动力和控制装置,在车厢的上端设有接电装置,在车厢的侧面设有与车厢内腔连通且伸到车厢端头前方的通道,在车厢的端头设有碰挂。
所述的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在通道的前部设有向车厢方向的自动伸缩连接通道。
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包括有车厢、车门和安装在车厢下面的车轮,在车厢的端头设有动力和控制装置,在车厢的上端设有接电装置,在车厢的侧面设有与车厢内腔连通的自动伸缩通道,在车厢的端头设有伸缩杆,在伸缩杆的端头设有碰挂。
由于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包括有车厢、车门和安装在车厢下面的车轮,在车厢的端头设有动力和控制装置,在车厢的上端设有接电装置,在车厢的侧面设有与车厢内腔连通的通道,在车厢的端头设有碰挂,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本身可以在高速铁路的轨道上运行,其运行速度比正常运行的列车 的速度要快,列车进站前,将准备上列车的旅客安排到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车厢内腔中,在列车以正常速度经过车站后,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启动加速行驶并追上正常运行的列车,通过碰挂自动将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与列车连接且一起行驶,通道的一端与列车车厢连接,利用通道将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车厢内腔与列车车厢连通,上车的旅客可以通过通道进入到列车车厢内,下车的旅客可以通过通道进入到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车厢内腔中,在旅客上、下完列车后,通道与列车车厢脱开,碰挂将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与列车脱开,列车继续向前行驶,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向车站方向行驶回到车站,完成一次旅客上、下车过程。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能实现列车在经过中途车站时不需要停靠,旅客能方便上、下车的目的。由于列车不需要在中途车站停靠,全程基本上可以用设计时速行驶,节省了旅客乘车的时间。例如沪昆高速铁路,按照设计规划,列车从上海到昆明如果在中途车站不停靠时间,全程都是按设计时速350公里行驶,全程只需要6个小时,比规划的最快10个小时节省时间40%;且列车全程基本上匀速行驶,增加了旅客乘座的舒适性。由于中途车站上车的旅客可以先进入到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车厢内腔中,消除了候车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的主视图 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A剖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速铁路旅客上下列车的客车另一种结构形式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B---B剖视图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勋楷,未经彭勋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0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向盘位置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拖拉机四轮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