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还原炉炉内气压稳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3927.3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9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罗俊奎;王勇智;徐伟;彭刚;黄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沙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还原 炉炉内 气压 稳定 装置 | ||
1.还原炉炉内气压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空腔型箱体(1)、位于箱体(1)空腔内的水封(2)、进气管(3)、排气管(4)、进水管(5)、排水管(6);所述进气管(3)一端位于箱体(1)外、另一端插入箱体(1)空腔内并位于水封(2)液面以下,所述排气管(4)与水封(2)液面以上的箱体(1)空腔相连通;进水管(5)与箱体(1)空腔连通,排水管(5)与箱体(1)空腔底部连通;设置有控制进气管(3)插入水封(2)深度的控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炉炉内气压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是水封(2)液位控制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还原炉炉内气压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进水管(5)和排水管(6)上的流量调节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还原炉炉内气压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排水管(6)分别设置于箱体(1)两端,所述控制装置是设置于箱体(1)内并位于进水管(5)和排水管(6)之间的调节板结构;
所述调节板结构包括设置有通孔的固定板(71)、通孔的挡板(72)、挡板(72)的调节定位机构,固定板(71)将箱体(1)空腔隔断为与进水管(5)连通的水封腔(11)、与排水管(6)连通的溢水腔(12),挡板(72)随调节定位机构沿固定板(71)表面与固定板(71)上下滑动配合,且挡板(72)与固定板(71)两者的滑动配合面之间接触密封,由挡板(72)遮挡通孔构成连通水封腔(11)和溢水腔(12)的调节孔,且由挡板(72)顶部构成调节孔的底部;
所述水封(2)位于水封腔(11)内,水封(2)高度与挡板(72)顶部平齐,进气管(3)、排气管(4)均与水封腔(11)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还原炉炉内气压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71)上的纵向导槽(73)、与纵向导槽(73)滑动配合的螺栓(74)、与螺栓(74)螺纹配合的螺母(75),所述螺栓(74)依次穿过纵向导槽(73)和挡板(72),在螺栓(74)和螺母(75)螺纹锁紧力作用下挡板(72)与固定板(71)接触密封且位置固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还原炉炉内气压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封腔(11)底部设置有放空管(8)。
7.如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还原炉炉内气压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调节板结构和进水管(5)之间设置有由箱体(1)空腔顶部延伸至水封(2)底部的隔板(9),隔板(9)两侧的空腔通过隔板(9)底部和箱体(1)之间的间隙或者隔板(9)底部的通孔相连通;所述进气管(3)、排气管(4)均与进水管(5)和隔板(9)之间的水封腔(11)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沙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金沙纳米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39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