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转向助力泵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8188.7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3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周许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转向 助力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助力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发动机转向助力泵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在性能方面越来越优越,功能上也是越来越强大。同时,为了降低驾驶员的操作强度和体力消耗,人性化设计在汽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使得汽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逐渐提高。为满足汽车实际的工况性能要求,需增设相关的助力装置,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制动助力系统和转向助力系统。
转向泵即转向助力泵,是转向助力系统中的核心部件,是整个系统的动力来源,它为整个系统提供原始动力,它安装在发动机上,由发动机直接驱动,其作用主要是减小汽车的转向力,方便驾驶员轻松驾驶。
转向泵是通过转向泵支架和发动机进行连接的,现在大部分转向泵支架的设计仅考虑实际使用需求,即满足其强度和刚度要求,但在可靠性、减震性和结构的紧凑性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也存在加工难度大精度不容易保证和装配困难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转向助力泵支架,转向泵本体使用安装销套包裹于支架内,保证了加工工艺易于实现,同时降低了螺栓的剪切力,提高了螺栓使用强度;能够充分利用空间,结构紧凑,受力均匀强度高,满足发动机在不同工况的强度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发动机转向助力泵支架,其整体结构包括联结为一体的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为左、前、右三面围成的U形框状;下部为于上部的底端与上部固联为一体的向下延伸的Y字形;
上部的左、右两面间的距离与转向泵的泵体相适配,两面上分别于至少两处设有转向泵泵体联接部件;右面带有U型缺口,所述U型缺口的弧形部位与转向泵泵体的轴套相适配;
上部的前面的内壁上带有缸体联接部件;
下部至少两处带有缸体联接部件。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转向泵本体被半包裹于支架内,保证了加工工艺易于实现,能够充分利用空间,结构紧凑,有利于发动机的小型化和结构紧凑性设计,受力均匀强度高,满足发动机在不同工况的强度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所述左面为倒三角形的框形,其上的泵体联接部件为安装销套,分别设于倒三角形的上边两角处;
所述右面为U型架状,其上泵体联接部件为带有螺栓安装孔的安装凸台,分别设于U型架的两上顶点及底部中心处;
这样的框架方式可以在保证支架的强度的前提下减轻支架的重量,节约支架的用材,降低其制造成本;销套安装方式解决了因加工误差导致出现的下述问题,即可以避免由于预留空间过大导致安装不到位或者预留空间太小无法安装等两种隐患,还可减小螺栓的剪切应力,延长螺栓使用寿命;联接部件的结构方式及其设置位置,解决了由于加工平面度不够所导致的安装不稳定的难题,同时降低了加工制造难度,能够保证联接牢靠、易于拆装,且保证联接后各件的强度均匀,受力平衡;螺栓与缸体的连接呈V型分布,使安装固定可靠,提高了产品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化,所述前面的内壁还设有沿前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与转向泵泵体的下端面相适配。
凹槽的设计可保证泵体与支架间的联接关系更为牢固、安全、可靠,属于多面固定,不易滑脱。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种优化,所述右面内壁上与下部的联接处、左面内壁上与下部的联接处均带有加强筋。
于垂直过度面处设有加强筋,此举大幅度的提高了支架的强度和刚度,有助于支撑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架为整体铸造成型结构。
整体铸造成型的加工工艺简单,保证了支架的支撑功能和强度要求,结构紧凑满足发动机空间布置的要求,使发动机整体造型美观;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该支架整体模态好、强度高,转向泵本体半包裹于在支架内,保证了加工工艺易于实现,同时降低了螺栓的剪切力,提高了螺栓使用强度;能够充分利用空间,结构紧凑,受力均匀强度高,满足发动机在不同工况的强度需求;通过支架螺栓孔直接与发动机缸体连接,无需其它辅助装置,坚固可靠,避免了支架因震动断裂的隐患。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汽车发动机上,用于将转向泵泵体、缸体相联接。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与转向泵泵体的联接关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81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