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晶硅CVD炉三层底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2320.1 | 申请日: | 201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1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严州;许国文;茅陆荣;李东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森松化工成套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03 | 分类号: | C01B33/03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马育麟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 cvd 三层 底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晶硅CVD炉,特别涉及多晶硅CVD炉的三层底盘结构,属于新能源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晶硅是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太阳能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在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的拉动及巨大利润诱导下,各地多晶硅项目纷纷上马,多晶硅产业前景广阔,发展迅猛,在中国已经成为投资的热点。
目前,生产多晶硅的工艺主要以“改良西门子法”(即SiHCl3还原法)为主流技术,其关键设备就是多晶硅CVD炉。SiHCl3和H2按照一定比例通入到多晶硅CVD炉中,一定压力和温度的环境条件下,在导电硅芯上进行还原反应沉积多晶硅。多晶硅生长速率和产品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晶硅CVD炉内混合气流场的稳定性。
然而,现有的多晶硅CVD炉底盘结构复杂,进气口接管与电极棒在底盘上的安装与操作难度大,且混合气通过进气管直接进入多晶硅CVD炉内,使得炉内的混合气进气不稳定,导致流场不稳定,最终降低多晶硅的生长速率与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晶硅CVD炉三层底盘结构,该结构使得多晶硅CVD炉内流场稳定,以提高多晶硅生长速率和改善多晶硅产品质量,同时可以降低多晶硅CVD炉的操作难度,延长多晶硅CVD炉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多晶硅CVD炉三层底盘结构,包括上底板、中底板、下底板、底盘法兰、电极座,所述上底板、中底板与下底板固定于所述底盘法兰,所述上底板与中底板形成冷却水腔体,中底板与下底板形成混合气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盘结构包括进气管与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分为进气管A与进气管B,进气管A固定于所述下底板,进气管B固定于所述中底板与上底板,出气管固定于所述上底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盘结构包括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均固定于所述中底板与下底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盘结构包括若干个电极座,所述电极座固定于所述上底板、中底板与下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多晶硅CVD炉三层底盘结构,通过中底板将上底板与下底板分为两个不同的腔体,使得混合气与冷却水分别位于这两个不同的腔体中。混合气在混合气腔体中缓冲后再进入多晶硅CVD炉参与还原沉积反应,由于腔体的缓冲,提高了混合气的均匀度与稳定性,使得还原炉内的混合气流场稳定,提高了多晶硅的生长速率与产品质量。同时,混合气腔体与冷却水腔体的分开,降低了多晶硅CVD炉内混合气的压差,也保证了混合气进气的稳定性,提高了多晶硅的生长速率与产品质量。
底盘冷却水腔体位于上底板与中底板之间,减小了冷却水腔体的体积,相同时间内,减少了冷却水的流量,降低了冷却水的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晶硅CVD炉三层底盘结构,因为混合气腔体的形成,减少了底盘进气管的数量,增大了多晶硅CVD炉内的操作空间,降低了其底部安装和操作难度,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对于高压启动的多晶硅CVD炉,底盘容易产生拉弧,增加了爬电距离,而三层底盘结构减少了进气管的数量,降低了底盘产生拉弧的可能性。
三层底盘结构还保证了混合气进气口和电极之间形成三明治结构,使得底盘在制作过程中更好的控制其变形量,减小上底板的变形量;因进气管数量的减少,还减少了底盘应力的产生,使得底盘结构受力好,保证多晶硅CVD炉长时间运行也不易产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晶硅CVD炉三层底盘结构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1上底板,2中底板,3下底板,4底盘法兰,5电极座,61进气管A,62 进气管B,7出气管,8进水管,9出水管,10混合气腔体,11冷却水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
如图1所示,多晶硅CVD炉三层底盘结构包括上底板1,中底板2,下底板3,底盘法兰4,电极座5,进气管,出气管7,进水管8,出水管9。上底板1、中底板2与下底板3固定于底盘法兰4,进气管分为进气管A61与进气管B62,进气管A61固定于下底板3,进气管B62固定于中底板2与上底板1,出气管7固定于上底板1。进水管8与出水管9均固定于中底板2与下底板3。所述底盘结构包括若干个电极座,电极座5固定于上底板1、中底板2与下底板3。
其中,中底板2将上底板1和下底板3分为两个不同的腔体,混合气通过进气管6进入到中底板2和下底板3之间的混合气腔体10;冷却水通过进水管8进入到上底板1和中底板2之间的冷却水腔体11。混合气和冷却水通过中底板3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腔体。混合气在混合气腔体10中缓冲后再进入多晶硅CVD炉内参与还原沉积反应,由于混合气腔体10的缓冲,提高了混合气的均匀度与稳定性。冷却水腔体11由上底板1和中底板2形成,由于冷却水腔体11体积的减小,相同时间内,减小了冷却水的流量,降低了冷却水的使用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森松化工成套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森松化工成套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2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