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对流式电蒸炉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1771.1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9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夏立国;陈善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对流 式电蒸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用厨房炊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快速蒸煮食物的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蒸炉包括设有烹饪腔、提供蒸汽的蒸汽发生器以及用于加热蒸汽的蒸汽加热室,蒸汽加热室与烹饪腔之间设置有隔热壁板,蒸汽加热室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烹饪腔内蒸汽循环的风扇。
然而,由于烹饪腔的体积较大,蒸汽在烹饪腔内循环时,较多的蒸汽未接触导食物,却一直被风扇驱动在烹饪腔内循环加热,导致热量浪费较多,烹饪效率低。
除此以为,未接触食物的蒸汽,由于在腔内持续循环加热,这部分热量传递给烹饪腔外壳,导致外壳的温度较高,一方面影响安装在外壳内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另外一方面还会发生烫伤人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蒸汽对流式电蒸炉。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蒸汽对流式电蒸炉,包括炉腔及向炉腔内提供蒸汽的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设置在炉腔内或与炉腔连通,该炉腔包括放置食物的烹饪腔、连通烹饪腔的蒸汽加热腔以及隔热壁板,烹饪腔内包括食物放置区,隔热壁板上设置有烹饪腔的蒸汽出口及蒸汽进口,所述蒸汽进口导引蒸汽进入烹饪腔的方向与蒸汽出口导引蒸汽离开烹饪腔的方向朝向食物放置区。
所述蒸汽加热腔包括蒸汽循环的对流风扇,对流风扇对应烹饪腔的蒸汽出口设置在蒸汽加热腔内。
所述炉腔为矩形体,包括侧壁及启闭炉腔的门,隔热壁板的一端与侧壁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锐角为30度。
所述炉腔为矩形体,包括侧壁及启闭炉腔的门,隔热壁板的一端与侧壁的夹角为90度。
所述蒸汽出口及蒸汽进口导引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蒸汽出口及蒸汽进口包括气孔,气孔导引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蒸汽出口及蒸汽进口包括均匀分布的栅格,栅格导引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蒸汽出口导引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垂直,蒸汽进口引导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烹饪腔还包括导引蒸汽的弧形壁。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的食物放置区的中心位置位于蒸汽进口导引蒸汽进入烹饪腔的方向所在直线与蒸汽出口导引蒸汽离开烹饪腔的方向所在直线的交点处。如此,蒸汽进口引导的蒸汽可以直接接触需加热的食物,减少蒸汽的扩散,提高了烹饪效率。蒸汽出口将已接触过食物温度降低的蒸汽快速循环流回至蒸汽加热腔内加热,有针对的提高蒸汽温度,从而提高烹饪效率。另外由于烹饪腔内蒸汽扩散减少,较多的蒸汽参与了循环,减少了蒸汽热量对烹饪腔的散热,降低了烹饪腔外表的温度,避免烫伤人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的蒸汽加热腔包括蒸汽循环的对流风扇,对流风扇对应烹饪腔的蒸汽出口设置在蒸汽加热腔内。如此,使用风扇强制对流,使烹饪腔内的蒸汽进入蒸汽加热腔加热,节约了蒸汽循环的时间,进一步的提高烹饪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的蒸汽出口及蒸汽进口导引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如此,进一步保证了蒸汽进口导引蒸汽进入烹饪腔的方向所在直线与蒸汽出口导引蒸汽离开烹饪腔的方向所在直线的交点处位于放置区的中心位置。
同样道理,所述蒸汽出口导引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垂直,蒸汽进口引导蒸汽的方向所在的直线与隔热壁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除此以外,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的烹饪腔还包括导引蒸汽的弧形壁。如此,进一步引导蒸汽参与循环,减少扩散,提高烹饪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II-II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Ⅲ-Ⅲ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Ⅴ-Ⅴ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对流式电蒸炉第三较佳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1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