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发生炉煤气烘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4211.1 | 申请日: | 201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1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武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振华 |
主分类号: | F26B23/02 | 分类号: | F26B23/02;F26B25/00;C10J3/8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宋金鼎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生炉煤气 烘干 系统 | ||
1.一种燃发生炉煤气烘干系统,包括煤气发生炉、燃烧器和烘干机,其特征在于,煤气发生炉(2)的煤气管道和快速放散截止阀(4)的煤气进口相连通,快速放散截止阀的煤气出口接混合煤气燃烧器(8)的煤气入口,混合煤气燃烧器的气体出口和稳焰溜料装置(10)的进气室相连,稳焰溜料装置的后端接烘干机(12)的前端,所述的快速放散截止阀(4)包括阀体、阀芯和定滑轮组,阀体(1)的下部有第一水池(3),第一水池的下部有上端伸进阀体的进煤气管(5),进煤气管的上端有阀芯(6),阀体上有滑轮组支架(18),滑轮组支架的上的定滑轮组(19)经钢丝绳(20)和阀芯(6)相连,钢丝绳(20)另一端上有配重筒(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发生炉煤气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机(12)为转筒干燥机或回转烘干机,烘干机(12)的后端部上有锅炉引风机(13),锅炉引风机和电磁调速电动机(14)相连接,烘干机的出料口下方有输送带(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发生炉煤气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速放散截止阀(4)的结构是,阀体(1)的下部固定在第一水池(3)上,第一水池(3)的侧壁上部分别有第一上水管(27)和溢流管(28),第一水池的下部有上端伸进阀体的进煤气管(5),进煤气管的上端有阀芯(6),阀体上有和煤气发生炉相连的煤气进口(16),阀体的上部有竖管(17),竖管一侧的阀体上有滑轮组支架(18),滑轮组支架的上部有定滑轮组(19),定滑轮组上的钢丝绳的一端和拉杆(22)相连,另一端有配重筒(21),拉杆经竖管伸进阀体和阀芯相连接,定滑轮组(19)是由两个定滑轮构成,所述的竖管(17)为上部封闭,下部开口的管状,竖管的直径小于阀芯的宽度,竖管的一侧壁上有放散口(23),阀体上有第二上水管(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发生炉煤气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6)的结构是,上柱体固定在下凹槽的上部,上柱体的中心有和竖管的形状、大小相匹配的上凹槽,上凹槽置于第二上水管的下方,下凹槽套装在进煤气管上,阀芯的直径大于进煤气管(5)的直径,上柱体为实芯柱体或空心柱体,空心内装有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发生炉煤气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为圆形,或方形,或棱形的管,阀体上有清污口(25),清污口和盲板(26)固定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发生炉煤气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煤气管(5)的下端有煤气出口,煤气出口接混合煤气燃烧器(8)的煤气入口,或煤气出口和第二水池(7)相连通,第二水池内有置于进煤气管一侧的出煤气管(11),第二水池(7)的一侧有置于溢流管的下方呈向上倾斜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发生炉煤气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煤气燃烧器(8)的结构是,第一筒体(29)的后部外周套装有第二筒体(30),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有第二环形通道(31),第二筒体上有和第二环形通道相连通的输气管道(32),第二筒体的后端上有集气锥(33),集气锥为前端大、后端小的两端开口的空心锥体,集气锥前端的直径大小和第二筒体的直径大小相同,集气锥后端的直径大于第一筒体的直径小于第二筒体的直径,集气锥的后端为气体出口,第一筒体内有分气锥芯(34),第一筒体和分气锥芯之间有第一环形通道(35),分气锥芯的前端和第一筒体前端的煤气入口(36)的中心相对应,煤气入口(36)和输气管道的下端上均有法兰,输气管道(32)和助燃风机(9)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发生炉煤气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气锥芯(34)由锥形部分和直体部分连接为一体构成,锥形部分的前端部呈平面状,锥形部分后端的直径和直体部分的直径大小相同,直体部分为直径小于第一筒体的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振华,未经武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42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车式热处理炉侧隙组合密封结构
- 下一篇:空气分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