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发生炉煤气烘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4211.1 | 申请日: | 201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1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武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振华 |
主分类号: | F26B23/02 | 分类号: | F26B23/02;F26B25/00;C10J3/8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宋金鼎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生炉煤气 烘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特别是一种燃发生炉煤气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煤泥烘干产业随着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为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支撑,解决了洗煤行业煤泥的堆放、污染问题,并以较小的代价换取了大量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近年来煤泥烘干设备行业也是蓬勃发展,竞争激烈,但是结构上存在的问题,设备性能参差不齐,配置差异化大。煤泥烘干设备中常使用是煤泥,煤泥是高湿物料,根据堆放时间的长短,及洗煤系统工艺的差异含水量有高有低,一般含水量维持在18%至30%之间;煤泥是可燃物质,当含水量较低时,遇到持续高温(高于着火点温度)会发生燃烧,这样会降低煤泥热值,并增加煤泥灰分,煤泥有较大粘性,粘滞在烘干机筒壁,不但清理难度极大,且使得烘干设备的热效率大大降低,造成高能耗低产能。煤泥原料的含水量不是单一稳定的,煤泥的堆放时间有长有短,冬季、夏季有所差异,尤其是北方更为明显,同一批次的煤泥甚至上部和下部煤泥含水量都有差异,煤泥烘干设备的原理是,原料中的水分吸热变成水蒸气才能被引风系统抽出剥离,每公斤的水转化为水蒸气所需要吸收的热量是一定的,烘掉多少水份,必须输入相应的热量,所以烘干系统的热效率也是决定烘干设备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使用传统燃煤机械做热源的设备,供热量低、供热量不稳定,直接影响产能的发挥,往往热效率不及30%,烘干设备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是由多台机电及机械设备组合而成,随时可能出现停机维护的状况。使用沸腾炉和链排炉等大型热煤设施的设备要实现快速停机维护是不可能的事情,停机维护短则三五天,长则十天半月,故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燃发生炉煤气烘干系统,可有效解决供热量低、不稳定,热效率低,高能耗,低产能及维修周期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煤气发生炉、燃烧器和烘干机,煤气发生炉的煤气管道和快速放散截止阀的煤气进口相连通,快速放散截止阀的煤气出口接混合煤气燃烧器的煤气入口,混合煤气燃烧器的气体出口和稳焰溜料装置的进气室相连,稳焰溜料装置的后端接烘干机的前端,所述的快速放散截止阀包括阀体、阀芯和定滑轮组,阀体的下部有第一水池,第一水池的下部有上端伸进阀体的进煤气管,进煤气管的上端有阀芯,阀体上有滑轮组支架,滑轮组支架的上的定滑轮组经钢丝绳和阀芯相连,钢丝绳另一端上有配重筒。
本实用新型热利用效率高,供热均匀,出料含水率均匀一致,检修方便,燃烧器空气、燃气成比例混合,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快速放散截止阀的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快速放散截止阀的结构右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A向结构剖视图(停止工作)。
图6为本实用新型煤气发生炉正常工作时快速放散截止阀的使用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混合煤气燃烧器的结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的B-B向结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稳焰溜料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稳焰溜料装置的结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图1-图10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煤气发生炉、燃烧器和烘干机,煤气发生炉2的煤气管道和快速放散截止阀4的煤气进口相连通,快速放散截止阀的煤气出口接混合煤气燃烧器8的煤气入口,混合煤气燃烧器的气体出口和稳焰溜料装置10的进气室相连,稳焰溜料装置的后端接烘干机12的前端,所述的快速放散截止阀4包括阀体、阀芯和定滑轮组,阀体1的下部有第一水池3,第一水池的下部有上端伸进阀体的进煤气管5,进煤气管的上端有阀芯6,阀体上有滑轮组支架18,滑轮组支架的上的定滑轮组19经钢丝绳20和阀芯6相连,钢丝绳20另一端上有配重筒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振华,未经武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4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车式热处理炉侧隙组合密封结构
- 下一篇:空气分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