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井下用孔口捕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4022.9 | 申请日: | 2011-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6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彤宇;何国益;郝志国;周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20 | 分类号: | E21F5/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孔口 捕尘器 | ||
1.煤矿井下用孔口捕尘器,包括集尘箱,所述集尘箱的前、后两侧对应设置有供钻杆穿过的钻杆进口、钻杆出口,其下侧设置有排渣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口处装配有第一气封装置,所述第一气封装置围成一个与所述排渣口连通的第一气封口且具有用于将所述集尘箱内飘至排渣口处的粉尘吹回集尘箱内的第一喷气孔,所述各第一喷气孔围设于所述第一气封口的周向上且各自具有用于与气源连接的进气端及对应的喷气端,各第一喷气孔的中心线均从其各自的进气端至喷气端向所述第一气封口的中心线逐渐靠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用孔口捕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封装置包括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围设于排渣口的周向上且围成一供煤渣掉落的落渣通道,第一进气管内具有第一气流通道及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相通的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喷气孔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管上侧的管壁上且通过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一进气孔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井下用孔口捕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上侧具有锥形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从下至上逐渐远离所述排渣口的中心线,所述第一喷气孔设置于所述的锥形斜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井下用孔口捕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箱内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防止从所述第一喷气孔喷出的气流沿集尘箱的内壁面贴壁行走的第一挡风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煤矿井下用孔口捕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进口处装配有第二气封装置,所述第二气封装置围成一个供钻杆穿过的第二气封口,第二气封装置具有用于将所述集尘箱内飘至钻杆进口处的粉尘吹回集尘箱内的第二喷气孔,所述各第二喷气孔围设于所述第二气封口的周向上且各自具有用于与气源连接的进气端及对应的喷气端,各第二喷气孔的中心线均从其各自的进气端至喷气端向所述第二气封口的中心线逐渐靠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井下用孔口捕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二喷气孔的喷气端均具有一直孔段,各第二喷气孔的直孔段的中心线均从所述集尘箱的前端至后端沿所述第二气封口的圆周方向同向偏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井下用孔口捕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气封装置包括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在所述钻杆进口处围成供钻杆穿过的通道,第二进气管具有第二气流通道及用于将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与气源连接的第二进气孔,所述各第二喷气孔设置于第二进气管面向所述钻杆出口的一侧上,所述各第二喷气孔的进气端通过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与第二进气孔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矿井下用孔口捕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管面向所述集尘箱的钻杆出口的一侧具有锥形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从所述集尘箱的前端至后端逐渐远离所述第二气封口的中心线,所述第二喷气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斜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矿井下用孔口捕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封装置还包括密封装配于所述钻杆进口上的护套,所述护套呈两端开口的筒形,所述第二进气管一体设置于所述护套的内壁上;所述护套内同轴线装配有阻燃套,所述阻燃套上具有供钻杆穿过的阻燃通道,所述阻燃通道的内径小于所述进气管围成的环的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煤矿井下用孔口捕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内于所述第二进气管面向所述集尘箱的钻杆出口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防止从所述第二喷气孔内喷出的气流沿护套的内壁面贴壁行走的第二挡风环,所述第二挡风环上具有供钻杆穿过的阻尘通道,所述阻尘通道与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气封口的中心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40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千叶豆腐切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马桶盖智能消毒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