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计有多级活性炭过滤的微孔陶瓷净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1409.9 | 申请日: | 201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3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飞龙水处理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4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计 多级 活性炭 过滤 微孔 陶瓷 净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设备,特别是供城乡家庭及企事业单位使用的饮用水的净水器的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据调查显示,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自来水的主要消毒方法是加氯杀菌,虽然能去除大量细菌,但也存在着有害物质,尤其是水中的重金属,氯分子和亚硝酸盐等成分,同时输送过程、二次加压水箱等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二次污染,尽管将水煮沸,却无法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的过量摄入,能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城乡自来水的部分超标,达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而上述污染的现状构成了对城乡人员健康的极大威胁。
现市面上公知的净水器产品设计构造较为简单,技术含量低,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对滤芯的快速更换以及净化效果方面成了该类产品的一个技术瓶颈,其现有产品主要是基于对城市自来水的再净化,达到生活饮用水的目的而设计的,不能解决城乡人口直接采用自来水或自制自来水水源经净化后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成为直接饮用水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有多级活性炭过滤的微孔陶瓷净水器,以解决城乡超标自来水或自制自来水经净化后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成为直接饮用水的问题。本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设计有多级活性炭过滤的微孔陶瓷净水器,包括多介质复合过滤装置、KDF55及活性炭联用过滤装置、微孔陶瓷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渗银活性碳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的上阀座下部设置有连接筒体的外丝口、第一密封圈,筒体的上口设置有连接上阀座的螺旋内丝口,筒体内部设置有外压式渗银活性炭过滤芯,渗银活性炭过滤芯的上端设置有螺栓、第二密封圈,上阀座的中心设置有螺母与所述螺栓旋接,上阀座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顶部设置有出水口,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微孔陶瓷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渗银活性碳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通。
微孔陶瓷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上阀座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右侧设置有出水口,上阀座的下部设置有外丝口、第一密封圈,上阀座下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螺母,过滤装置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中置排污口,筒体的上口设置有内丝口与所述外丝口旋接,筒体内设置有外压式全硅藻微孔陶瓷滤芯,全硅藻微孔陶瓷滤芯的上端设置有螺栓、第二密封圈,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旋接;所述KDF55及活性炭联用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微孔陶瓷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通。
KDF55及活性炭联用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上阀座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右侧设置有出水口,上阀座的下部设置有外丝口、第一密封圈,上阀座下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螺母,过滤装置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中置排污口,筒体的上口设置有内丝口与所述外丝口旋接,筒体内设置有外压式全硅藻微孔陶瓷滤芯,全硅藻微孔陶瓷滤芯的上端设置有螺栓、第二密封圈,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旋接;所述多介质复合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KDF55及活性炭联用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通。
多介质复合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的筒体中设置有一遍布过水孔的环形滤板,环形滤板的中心固定有一底部开有N个过水小孔的滤芯壳,环形滤板上方设置有过滤筛、高效改性纤维球滤层,环形滤板的下方设置有人工锰砂滤层、远红外线矿化球滤层,滤芯壳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麦饭石滤层、第一颗粒活性炭滤层、第二颗粒活性炭滤层、阳离子交换树脂球滤层,滤芯壳的上端设置有连接上阀座的螺栓、第一硅胶密封圈,过滤装置上阀座的中心设置有螺母与滤芯壳上端的螺栓旋接,筒体的上口设置有螺旋内丝口、第二硅胶密封圈,上阀座的下部设置有螺旋外丝口与筒体上口的螺旋内丝口旋接,上阀座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右侧设置有出水口。
上述设计中,本新型采用四级过滤装置以针对城乡家庭及企事业单位饮用水处理的不同需要。如对城乡超标自来水或自制自来水来说,本新型对其进行高效改性纤维球滤层过滤、人工锰砂滤层过滤、远红外线矿化球与麦饭石滤层矿活化,再进行第一颗粒活性炭滤层与第二颗粒活性炭滤层吸附、阳离子交换树脂球滤层软化,然后再进行KDF55滤层过滤与压粘活性炭吸附后,最后再进行全硅藻微孔陶瓷滤芯别离与渗银活性碳吸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飞龙水处理技术研究所,未经成都市飞龙水处理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14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旱区盐渍化荒地紫花苜蓿建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樟子松与红松嫁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