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定位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8743.7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5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陈立国;孙立宁;潘明强;汝长海;李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李辰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定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精密同轴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发展以及精密器件的定位、装配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很多同轴定位调整后的器件需要与调整系统脱离,进行点胶或者焊接固定。为了满足精密装配和定位调整的要求,对模块化的定位夹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同轴度的调整和定位是重点和难点,因此设计定位夹具成为必然。传统结构定位夹具精度较低,而且很难实现平面内任意位置的定位和调整,并很难实现与调整系统顺利脱离。而柔性解耦梁的特点,为平面内定位尤其是同轴调整定位的可行性带来良好的开端。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同轴定位夹具,以满足定位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精度高并且能够进行同轴定位调整后的器件固定,便于后序点胶或焊接工艺的的精密同轴定位夹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轴定位夹具,其包括夹具底座以及调整定位机构,需同轴调整的器件外轴部分固定在夹具底座上,需同轴调整的器件内轴部分与调整定位机构连接,所述调整定位机构包括柔性解耦梁结构以及卡持在柔性解耦梁结构上的楔形定位块,所述楔形定位块在外接机构的推动下能运动,所述楔形定位块运动带动柔性解耦梁结构运动,所述柔性解耦梁结构运动带动需同轴调整的器件内轴部分运动。
优选的,在上述同轴定位夹具中,所述柔性解耦梁结构为“田”字型柔性解耦梁结构。
优选的,在上述同轴定位夹具中,所述“田”字型柔性解耦梁结构由12段柔性梁组成,所述12段柔性梁由位于相互垂直方向上的第一方向组柔性梁与第二方向组柔性梁组成,所述第一方向组柔性梁刚度小,所述第二方向组柔性梁的刚度比第一方向组柔性梁的刚度大。
优选的,在上述同轴定位夹具中,所述柔性解耦梁结构设有相互垂直的用以定位楔形定位块的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分别设于柔性解耦梁结构的侧边缘。
优选的,在上述同轴定位夹具中,所述楔形定位块包括卡持在第一定位槽内的第一楔形定位块以及卡持在第二定位槽内的第二楔形定位块。
优选的,在上述同轴定位夹具中,所述楔形定位块设有斜面,所述斜面的升角小于当量摩擦角。
优选的,在上述同轴定位夹具中,所述楔形定位块与柔性解耦梁结构之间是过盈配合,所述楔形定位块运动后利用柔性解耦梁结构的弹性实现自锁定位。
优选的,在上述同轴定位夹具中,还包括第一压紧机构、同轴器件外轴定位块、第二压紧机构以及同轴器件内轴定位块,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同轴器件外轴定位块以及第二压紧机构固定在夹具底座上,所述同轴器件内轴定位块与柔性解耦梁结构固定在一起,需同轴调整的器件内轴部分与同轴器件内轴定位块固定在一起。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定位夹具采用柔性解耦梁结构与楔形定位块的配合来调整器件同轴度,结构稳定、精度高并且能够进行同轴定位调整后的器件固定,便于后序点胶或焊接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同轴定位夹具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同轴定位夹具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同轴定位夹具的“田”字型柔性解耦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同轴定位夹具的楔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100、夹具底座 200、调整定位部分 300、斜面 1、第一压紧机构 2、同轴器件外轴定位块 3、第一楔形定位块 4、第二压紧机构5、“田”字型柔性解耦梁结构 51~512、柔性梁 513、第一定位槽 514、第二定位槽 6、第二楔形定位块 7、同轴器件内轴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8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用套筒扳手
- 下一篇:V型槽磨削加工的仿形树脂砂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