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0216.8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3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金玉明;李莉;刘强;杨安志;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4 | 分类号: | B60N2/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内设施,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家庭已经将汽车作为出门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通过乘座汽车奔跑于各地之间。那么对于汽车乘座是否舒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汽车座椅则是体现舒适度的最重要部份,为了乘座舒适,目前很多汽车在座位的后下方设置有脚踏板以方便人们搁脚用,但是由于脚踏板无法调整与后排座位间的距离,对于身材矮小的人和一些儿童来说,他们的脚根本无法踩到脚踏板。特别是万一在行驶过程中,一个急刹车或者发生什么意外,大人们个子高还可以将脚搁在地上来保持身体平衡,而个子很小的人和小孩那就没办法了,他们的双脚往往是挂在座椅上的,那么发生危险性也就更大了。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1784493U,公告日2011.04.06,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的脚踏板,座椅包括坐板和靠背,所述的坐板下方两侧具有支座,脚踏板位于坐板的后侧,包括一根两端分别与所述的支座轴向连接的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固连有摆臂,所述的摆臂的外端连接有托板,且当所述的托板受外力作用上下移动时能通过所述的摆臂带动上述的转轴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的转轴和坐板之间设有能使转轴回复到初始位置的弹性机构,所述的转轴和支座之间还设有能限制转轴转角的限位结构。该座椅坐板后侧设有脚踏板,方便了人们搁脚,以便坐车时相对比较舒适,但是由于其脚踏板是设在座椅的后端,前后二排座椅之间一般都是有一定的固定距离,该脚踏板又无法调整与后排座位间的距离,儿童个子小他们的脚可能就无法踩在脚踏板上,另外有些天生小个子的人也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汽车座椅脚踏板无法调整与后排座位间的距离而使得部分矮小人群和小孩无法使用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调节脚踏板的高度从而获得更佳的乘座舒适度,同时方便大人和小孩使用的一种汽车座椅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汽车座椅结构,包括底座、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前下部设有可升降的脚踏板,所述的底座内设有电机,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脚踏板升降。使用该种汽车座椅,不论是否是大人或者是小孩,可以根据个子高低,通过电机控制开关,调整踏脚板的高度,以便将高度调整至个人感觉最舒服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脚踏板上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的转动杆另一端连接转动轴,电机通过同步带驱动转动轴转动。使用时通过电机的正反转,使得同步带顺时针和逆时针工作,带动转动轴旋转,从而调整脚踏板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前端设有可容纳脚踏板的凹槽。以便不需要使用脚踏板时,可以将转动杆和脚踏板收入凹槽内,不但可以节约车内空间,也不会妨碍乘客。
作为优选,所述的脚踏板铰接于转动杆的一端,所述脚踏板旋转角度为80度-100度。目的是使得脚踏板不太过于死板,根据个人喜好,可使脚踏板调整一定的角度,使得脚部感觉更舒服。另一方面在不需要使用脚踏板时,能使脚踏板与水平面垂直,不碍脚,少占用车内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动轴上设有限位块,以防脚踏板的过度升降而损坏脚踏板。
作为上述优选方案的一种替代方案,所述的脚踏板上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另一端连接电动推杆。通过电机运转,使得推杆作直线往复运动,从而控制连接杆上升下降,来调节脚踏板的升降高度。
作为优选,底座前端设有供连接杆运动的长孔,长孔长度大于电动推杆的行程1-3厘米。以方便连接杆作上下运动,同时不会与座椅相碰撞。
作为优选,所述的脚踏板铰接于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脚踏板旋转角度为80度-100度。目的是使得脚踏板不太过于死板,根据个人喜好,可使脚踏板调整一定的角度,使得脚部感觉更舒服。另一方面在不需要使用脚踏板时,能使脚踏板与水平面垂直,不碍脚,少占用车内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以调节脚踏板的高度从而获得更佳的乘座舒适度,同时方便大人和小孩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 靠背2 脚踏板3 电机4 转动杆5 转动轴6 同步带7 连接杆8 电动推杆9 感应器10 传感器11 开关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0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后组合灯罩
- 下一篇:汽车吸音减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