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管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3652.0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3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汤玛士W·瑞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奇设计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8 | 分类号: | B62J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郑玉洁 |
地址: | 内华达州史***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结构 | ||
1.一种座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个座管,与车架组接;
一个头座,呈弯弧状且一体形成于该座管顶端,该头座是由具预设曲率的内壁及外壁所共同形成,该头座的该内、外壁相对位置设为结合部;
一个夹持组,具有一个第一夹持件与一个第二夹持件,且该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相对设置以夹合固定座垫底部所设的固定杆,该第二夹持件中央设有镂空部,该第二夹持件底部于该镂空部的二侧对应于该结合部的形状而分别形成有一个凹弧槽,以与该结合部相互套合,且该镂空部与该结合部的二侧分别形成有一个间隙,该镂空部对应该凹弧槽的二侧分别设有一个接面;
一个垫体组,具有二个垫体,该垫体的形状为对应该间隙的立体形状,而该垫体的一侧对应该接面形状设有第一抵接面,另侧的顶面对应该内壁形状而设有第二抵接面,该二个垫体呈相对设置,且分别套设于该间隙中,使各该第一抵接面与该接面相抵贴,且使各该第二抵接面与该内壁接面相抵贴,并利用二个结合件分别穿设结合各该垫体、第二夹持件的镂空部及第一夹持件,而使该夹持组固定于该头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于该内壁二侧相对应部位分别设有一个内壁接面,各该内壁接面以预设角度呈斜向上状,且该结合部于该外壁二侧相对应部位分别设有一个外壁接面,各该外壁接面以预设角度呈斜向下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座管及该头座为碳纤维或铝合金材质一体成形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持件底面具有分别向下开放的二个凹槽,该第二夹持件顶面对应该第一夹持件而具有分别向上开放的二个凹槽,于该第一夹持件的二凹槽间设有二个固定孔,而且该第一、第二夹持件呈相对设置,以将该固定杆容设于相对设置的凹槽中,且该二个固定孔对应该镂空部设置并与该二结合件组接结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夹持件的该镂空部对应该凹弧槽的二侧分别具有一个接面,该接面为由上往下离镂空部渐远的斜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于该内壁二侧相对应部位分别设有一个内壁接面,各该内壁接面以预设角度呈斜向上状,且该结合部于该外壁二侧相对应部位分别设有一个外壁接面,各该外壁接面以预设角度呈斜向下状,该垫体中央设有一个套孔,该垫体一侧对应该接面形状而设有该第一抵接面,另侧的顶面对应该内壁接面形状而设有该第二抵接面,其中,各该垫体的第一抵接面与该接面相抵贴,且使各该第二抵接面与该内壁接面相抵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夹持件的镂空部形成凹弧面状的接面,且该垫体对应该接面形状形成凸弧面状的第一抵接面,使该接面与第一抵接面相互嵌卡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于该内壁二侧相对应部位分别设有一个内壁接面,各该内壁接面以预设角度呈斜向上状,且该结合部于该外壁二侧相对应部位分别设有一个外壁接面,各该外壁接面以预设角度呈斜向下状,于该内壁接面外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凸部,在该内壁接面于该第一凸部的内侧形成有一个第一凹槽,且该垫体的该第二抵接面对应该内壁接面的形状,而于该第二抵接面预设位置处设有一个第二凹槽,该第二抵接面于第二凹槽外侧形成设有一个第二凸部,使该第一凸部与第二凹槽相互嵌卡,且该第二凸部与第一凹槽相互嵌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头座于内壁底部呈封闭透空状,且侧向形成有一个孔,并且二垫体间利用一连结部一体成形为一个垫体,使该垫体二侧对应第二夹持件的该接面与该结合部的内壁形状,而形成一个立体的抵接部,该抵接部中央具有一个套孔,且一侧设有该第一抵接面,另侧设有该第二抵接面,其中,该垫体穿设于该孔,且二侧的抵接部分别套设于该镂空部与该结合部间之间隙内,配合该结合件的穿设结合,以将该夹持组及该座垫固定于该头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奇设计公司,未经瑞奇设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36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智能管理电池保护板
- 下一篇:无纵梁式车箱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