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梁越野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5699.7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6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章高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高顺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2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越野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四梁越野车车架。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三梁越野车车架(申请号:201020548783.4,授权公告号:CN201800838U)公开了一种越野摩托车所用的三梁车架。该车架包括车头管,车头管通过上梁管以及下右梁管、下左梁管连接有左侧梁和右侧梁,左、右侧梁后部连接有尾架和后平叉,且上梁管和后平叉之间设有后减震装置。同时,左、右侧梁之间的下部设有发动机上吊挂板和发动机托板。采用该三梁越野车车架的越野车的车身牢固,抗震性能较好,使用安全,可以满足越野车使用环境恶劣,车身所受冲击较大的需要。但是随着使用者对越野车的越野性能要求的进一步提升,该三梁越野车车架所能接受的冲击力和抗震性能有了一定的欠缺,在极端情况下会出现不够可靠,减震效果较差,甚至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其三梁所呈的三角形状在外观上离现代越野车的审美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予以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梁越野车车架,它具有牢固可靠、抗震性好、使用安全、外观大方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四梁越野车车架,包括车头管,车头管通过上梁管以及下左梁管、下右梁管连接有左侧梁和右侧梁,左、右侧梁后部连接有尾架和后平叉,且上梁管和后平叉之间设有后减震装置,同时,左、右侧梁之间的下部设有发动机上吊挂板和发动机托板,所述上梁管包括上左梁管和上右梁管,且上左梁管和上右梁管的前端交汇连接于车头管上,且上左梁管和上右梁管沿车头管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所述上左梁管、上右梁管、下右梁管、下左梁管之间设有连接结构。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左梁前三角支撑管和右梁前三角支撑管,其中,左梁前三角支撑管位于上左梁管和下左梁管之间前部,右梁前三角支撑管位于上右梁管和下右梁管之间前部。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左梁后撑管和右梁后撑管,其中,左梁后撑管位于上左梁管和下左梁管之间后部,右梁后撑管位于上右梁管和下右梁管之间后部。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上左梁管和上右梁管前端交汇处的上部设有的前上加强片,以及上左梁管和上右梁管后端之间的上梁连接管。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下左梁管、下右梁管之间的前端下部设有的前下加强片。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下右梁管、下左梁管之间的前端连接的前下加强管。
所述左、右侧梁之间的下部设有发动机后吊挂板,该发动机后吊挂板和发动机上吊挂板相配。
所述左侧梁和右侧梁的下部外侧分别设有左脚踏支架和右脚踏支架。
所述后减震装置包括后减震器和后减震支架,且后减震器和后减震支架相配。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牢固可靠,抗震性好,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的越野车的车架采取上左梁管、上右梁管、下右梁管、下左梁管共同配合的四根梁管结构。相对于三根梁管的结构而言,其可以耐受左右、上下等方向的冲击力,更为牢固可靠。而对于前后方向的冲击力,该四根梁管特别是上左梁管和上右梁管可以将其及时传递到后减震装置,而且冲击力的传递过程相对于单独上梁管而言,更为稳定,因此减震性能更好。同理,四根梁管可以使冲击力的传递更为平衡,对冲击力的耐受能力更为强大,避免了原有技术的上部仅设一根梁管而易于出现的单根梁管承受力较为薄弱的情况,使车架可以承受极端的恶劣路况。即,其安全性能得到了提高。优化后,四根梁管之间设有足够的连接结构,使梁管之间的整体性进一步增强,即进一步的增加了车架的稳定性、安全性。2、外观大方。相对于三根梁管得结构,四根梁管的结构更符合越野车粗狂的外观要求,使越野车更为大方、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高顺,未经章高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5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