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纱架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5445.3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7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霞;王成吉;崔桂华;王森栋;马敏;任义利;赵天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9/04 | 分类号: | D01H9/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落纱粗纱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落纱粗纱机纱架的升降机构。上述升降机构用于控制纱架的升降来实现自动取纱、自动放空管。
背景技术
在自动落纱系统中,纱架的升降控制及准确定位是提高取纱、插管成功的关键。现有技术中,自动落纱系统的纱架升降机构,采用链条及配重的方式来进行,准确率不高,而结构设计比较繁琐,很多设备在机器前面设有多个导向立柱,给纺纱设备的操作及设备的卫生清洁带来了很多麻烦。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纱架升降机构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纱架升降机构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纱架升降机构。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纱架升降机构,包括:
框架部,包括车前导向柱、车后立柱与直撑粱;其中车前导向柱通过第一连接架与粗纱机的车头支架、车尾支架连接成一体,车后立柱通过第二连接架与粗纱机的车头支架、车尾支架及中间支架连接成一体;
卷绕部,包括电动机、减速机、设置有起重轮的横向传动轴与卷绕在起重轮上的吊带,减速机连接传动横向传动轴,吊带绕经过渡轮组实现变向后,其自由端吊系在车前纱架上;
导向部,包括设置在车前纱架的纱架罩板两端的导向支架、导向轮与设置在车前导向柱上的导向槽,导向轮连接在导向支架上,导向轮沿导向槽移动。
上述吊带为TC型吊带。
上述框架部,设置有连接车前导向柱与车后立柱,以及连接直撑粱与车后立柱的横梁;在车后立柱与横梁之间设置有斜撑梁。
上述车前导向柱有两根,分别位于粗纱机的车头部位与车尾部位。
上述横向传动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粗纱机的车头支架、车尾支架及中间支架上。
上述过渡轮组,包括设置在车后立柱、横梁与直撑粱上的过渡轮。
上述导向轮包括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的轮轴轴线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定位准确,效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方式的侧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部剖示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部剖示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与图4,一种纱架升降机构包括框架部、卷绕部与导向部。
上述框架部,包括车前导向柱101、车后立柱102、横梁103、直撑梁104及斜撑梁105。车前导向柱有两根,分别在粗纱机车头部位与车尾部位上。横梁103设置在车前导向柱与车后立柱之间,以及设置在直撑粱与车后立柱之间;斜撑梁105设置在车后立柱与横梁之间。车前导向柱101通过第一连接架107与粗纱机的车头支架108、车尾支架109连接成一体,车后立柱102通过第二连接架110与车头支架108、车尾支架109及中间支架111连接成一体。由此可形成一个整体式框架结构,增强了整个设备的稳定性;同时,车前导向柱仅设在粗纱机的车头、车尾部位,能够保证粗纱机车前的简单与整洁,有利于开展各项操作。
上述卷绕部,包括电动机+减速机201、设置有起重轮204的横向传动轴203与卷绕在起重轮上的吊带,横向传动轴包括多段轴体,相邻两端轴体通过连接套202连接起来,减速机连接传动横向传动轴,吊带绕经车后立柱、横梁、直撑粱的过渡轮205实现变向后,吊带的自由端吊系在车前纱架206上。电动机+减速机驱动横向传动轴转动,带动固定在轴上的起重轮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卷绕在起重轮上的吊带运动,由吊带带动车前纱架进行升降,实现取纱的目的。该卷绕部通过一个动力源进行传动,能够保证各个吊带吊拉的一致性,达到整个车前纱架受力的均匀型性。上述方式中,使用TC型吊带,安全性强,如果纱架下降到预定位置而信号失灵时,致使电机不换向,当纱架下降到一定位置,吊带的长度达到极限,会逆向绕在起重轮上,使纱架上升,可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54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捻丝机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改善润滑的高速气流纺杯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