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天候轮胎胎面-路面摩擦特性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1208.8 | 申请日: | 2011-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4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郭孔辉;庄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9/02 | 分类号: | G01N19/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天候 轮胎 路面 摩擦 特性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摩擦学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天候轮胎胎面-路面摩擦特性测试系统,可为轮胎胎面橡胶材料摩擦、磨损性能提供有效的测试手段。同时可为测量不同速度下轮胎-路面的摩擦特性提供平台。
背景技术
橡胶作为轮胎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摩擦特性很特殊,它并不符合库仑摩擦定律。橡胶轮胎的机械特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橡胶的摩擦特性(尤其在一些极限工况下)。目前对橡胶摩擦的理论研究尚不成熟。因此,橡胶摩擦的测试研究对轮胎力学特性的研究就十分重要。
为了研究橡胶的摩擦特性,人们开发了各种测试设备,大体分三类:恒牵引力式摩擦仪,恒速式摩擦仪和摆式摩擦仪。这些设备的开发很大程度地推动了摩擦理论的进步,但这些仪器的一些特点使其很难进行轮胎摩擦特性的研究:
(1)由于结构的限制使其速度范围都很窄(多为低速,小于1m/s);
(2)摩擦介质单一,不易更换;
(3)测量时间长,导致试件磨损严重和急剧生热,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无环境温度控制系统;
(5)载荷的施加未实现自动化,变化范围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测试系统和方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实现在指定的压力、温度、湿度、速度条件下获得橡胶轮胎胎面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的全天候轮胎胎面-路面摩擦特性测试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天候轮胎胎面-路面摩擦特性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台1,液压源2,调速电机3,旋转盘4,压力盘5,液压加载缸6,垂直压力传感器7,轮胎胎面试块8,环境舱9,风道10,环境控制单元11,速度传感器12,主框架13,水平拉压传感器14,摩擦路面15。
其中,控制台1通过数据线缆分别与控制调速电机3、液压加载缸6、环境控制单元11相连接;
液压源2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加载缸6连接,为其提供液压动力;
调速电机3通过主框架13内部的传动机构与旋转盘4实现传动,为旋转盘4提供规定的转速,实现汽车轮胎工作速度下的滑移速度(0-30m/s)调节;
压力盘5通过铰接在液压加载缸6下部,轮胎胎面试块8被固定在压力盘5的下端,测试中通过液压加载缸6驱动压力盘5下压,使轮胎胎面试块8与旋转盘4上的摩擦路面15接触,从而形成二者间的摩擦;
水平拉压传感器14安装在压力盘5与主框架13之间,可测出压力盘5的水平受力,经力矩平衡可算出轮胎胎面试块8处受到的摩擦力;垂直压力传感器7安装在压力盘5与液压加载缸6之间,可测出压力盘5的垂直受力,加上加载机构的自重就得到垂直载荷的数值,从而得到轮胎胎面试块8与摩擦路面15之间的摩擦系数;
环境控制单元11通过风道10与环境舱9连接,环境控制单元11对环境舱9进行温度、湿度的调节,可实现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摩擦系数的测量;
速度传感器12位于旋转盘4的下方、固定在主框架13上,测量旋转盘4的转速。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系统可用于轮胎胎面的摩擦特性测试,获得轮胎胎面与不同路面间摩擦系数随滑移速度、垂直载荷、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测试曲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实现覆盖汽车轮胎使用工况(包括各种不同接触压力、环境温度和湿度、滑移速度、路面条件)变化范围的全天候橡胶轮胎胎面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测量,为橡胶材料的摩擦系数-滑移速度曲线的获得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附图说明
图1全天候轮胎胎面-路面摩擦特性测试系统;
图2水平拉压传感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控制台1,液压源2,调速电机3,旋转盘4,压力盘5,液压加载缸6,垂直压力传感器7,轮胎胎面试块8,环境舱9,风道10,环境控制单元11,速度传感器12,主框架13,水平拉压传感器14,摩擦路面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天候轮胎胎面-路面摩擦特性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台1,液压源2,调速电机3,旋转盘4,压力盘5,液压加载缸6,垂直压力传感器7,轮胎胎面试块8,环境舱9,风道10,环境控制单元11,速度传感器12,主框架13,水平拉压传感器14,摩擦路面15。
其中,控制台1通过数据线缆分别与控制调速电机3、液压加载缸6、环境控制单元11相连接;
液压源2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加载缸6连接,为其提供液压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12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