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级减速贯通桥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2726.1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2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峰;刘超;李因娟;冯家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城福田汽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16 | 分类号: | B60K17/16;B60B35/14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庆德 |
地址: | 262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速 贯通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级减速贯通桥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贯通桥总成主要用于重型工程车上,重型工程车的投放区域多为载重量较大的山区、工地、矿区,行驶路况差,且经常上下坡,故而重型工程车匹配的双级减速贯通桥其轴间差速器是最薄弱环节。现有的贯通桥总成包括过桥箱,过桥箱内装有与动力轴动力连接的前差壳轴,前差壳轴的后部通过轴间差速器与贯通轴连接,轴间差速器包括安装在前差壳轴上的前半轴齿轮及前差壳轴后端外扩形成的轴间差速器壳,轴间差速器壳内装有轴间行星齿轮,贯通轴上装有与轴间行星齿轮啮合的贯通轴齿轮,过桥箱内还转动连接有中传轴,贯通轴上装有主动齿轮,中传轴的一端装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被动齿轮、另一端设有螺旋主动齿轮,两行走半轴通过轮间差速器与螺旋主动齿轮动力连接,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受空间布置限制,该轴间差速器位置偏前,车辆长时间爬坡时,轴间差速器总成润滑不良,易造成十字轴断、轴间差速器打齿,贯通轴断等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轴间差速器强度、防止贯通轴断裂的双级减速贯通桥总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双级减速贯通桥总成包括过桥箱及转动连接在过桥箱内的前传动轴、中传轴和贯通轴,前传动轴的外伸端装有贯通桥凸缘,中传轴的后端设有螺旋主动齿轮,两行走半轴通过轮间差速器与螺旋主动齿轮动力连接,贯通轴通过轴间差速器与前传动轴连接,其结构特点是:轴间差速器包括安装在过桥箱内的轴间差速器壳,轴间差速器壳内通过支承轴装有轴间行星齿轮,所述贯通轴上装有与轴间行星齿轮啮合的贯通轴齿轮,所述前传动轴的内伸端装有外圆周面、前端面和后端面皆设齿纹的三联齿轮,中传轴的前端装有与三联齿轮的外圆周面齿纹啮合的圆柱齿轮,所述轴间行星齿轮与三联齿轮的后端面齿纹啮合,前传动轴上还装有位于三联齿轮前侧且由拨叉驱动与三联齿轮的前端面齿纹啮合或分离的差速锁啮合套。
所述前传动轴的外伸端与贯通桥凸缘通过渐开线花键连接。
所述轮间差速器包括轮间差速器壳及连接在轮间差速器壳内的十字轴,轴间差速器壳上装有与螺旋主动齿轮啮合的锥齿轮,十字轴上对称装有两个轮间行星齿轮,轮间差速器壳上还连接有分别与两轮间行星齿轮啮合且套装在行走半轴上的半轴齿轮。
采用上述结构后,将主动齿轮、轴间差速锁端面齿、前半轴齿轮三件合一形成三联齿轮,改变贯通桥轴间差速器布置位置,使其位于圆柱齿轮的后面,这样使轴间差速器靠近螺旋主动齿轮,改善了轴间差速器的润滑条件,能够解决原贯通桥轴间差速器总成长期存在的差速器打坏的问题;同时轴间差速器轴向位置与主动齿轮的轴间位置相重合,因而大大缩短了过桥箱的轴向尺寸及质量,圆柱齿轮的支承刚度好,因而中心距较小,结构紧凑,减少了传动部件数量,重量相应减轻,结构占用空间减少,整体强度提高,提高了传动效率。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轴间差速器强度、防止贯通轴断裂的优点。
贯通桥凸缘与前差壳轴采用渐开线花键连接,整桥承受的扭矩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双级减速贯通桥总成,为方便描述,以汽车的行走前进方向为前方,其包括过桥箱1及转动连接在过桥箱1内的前传动轴2、中传轴3和贯通轴8,前传动轴2的外伸端装有贯通桥凸缘9,贯通桥凸缘9与重型工程车的变速箱动力连接,前传动轴2的外伸端与贯通桥凸缘9通过渐开线花键连接,可加大贯通轴8的轴径至Φ65mm,使整桥承受的扭矩比原来提高50%。中传轴3的后端设有与中传轴3一体成型的螺旋主动齿轮4,两行走半轴5通过轮间差速器与螺旋主动齿轮4动力连接,贯通轴8通过轴间差速器与前传动轴2连接,轴间差速器包括安装在过桥箱1内的轴间差速器壳11,轴间差速器壳11内通过支承轴装有轴间行星齿轮12,贯通轴8上装有与轴间行星齿轮12啮合的贯通轴齿轮13,前传动轴2的内伸端装有外圆周面、前端面和后端面皆设齿纹的三联齿轮6,中传轴3的前端装有与三联齿轮6的外圆周面齿纹啮合的圆柱齿轮7,加大该外圆周面齿纹和圆柱齿轮7的模数(由10.34加大至10.71),提高传动强度;轴间行星齿轮12与三联齿轮6的后端面齿纹啮合,前传动轴2上还装有位于三联齿轮6前侧的差速锁啮合套18,差速锁啮合套由拨叉25驱动后滑与三联齿轮6的前端面齿纹啮合、前滑可与三联齿轮6前端面齿纹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城福田汽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诸城福田汽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2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非索非那定的胶囊制剂
- 下一篇:Sovaprevir片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