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化生产低二钠盐的脂肪酸甲酯磺酸钠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0654.5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6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毛锦生;金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青苹果工程勘察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7C309/62 | 分类号: | C07C309/62;C07C303/32;C07C303/4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6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化生 产低二 钠盐 脂肪酸 甲酯磺酸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化生产低二钠盐的脂肪酸甲酯磺酸钠的系统,属于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脂肪酸甲酯磺酸钠(简称MES)是以天然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经深度加工制得的性能优良的脂肪酸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具有良好的去污性、钙皂分散性、乳化性、增溶性和生物降解性,以及水解稳定性、对硬水不敏感性、低刺激性、低毒性。MES与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硫酸钠(AS)等有较好的配伍性,并能改善它们的去污力,因而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MES是去污力极强的表面活性剂,在低温、硬水等情况下优于LAS和AS的洗涤性能。在MES系列产品中,以C原子数为16~18的MES去污效果最好。
但MES因其生产工艺流程较长,技术难度较大,特别是在二钠盐及色泽的有效控制、装置的安全性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和改进,因而MES在国际上能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仍极少。
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有人进行MES的研究,MES生产技术的研究报导很多,文献表明在MES生产中目前就关键工段漂白再酯化而言有两种工艺路线:酸性漂白和中性(碱性)漂白工艺路线。由于酸性漂白效果较中性(碱性)漂白好,因此,大多采用脂肪酸甲酯磺化、老化、甲酯磺酸漂白再酯化、中和和干燥等工段制备MES的技术路线即酸性漂白工艺路线。美国剑米索恩公司的专利ZL00133161.2采用较高温度即91℃至11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再酯化、酸漂白的工艺路线。而浙江赞成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申请CN101054354A中采用低温即40℃至70℃预漂白与产品的二次漂白结合并在漂白和中和后增设了有一定停留时间的大贮罐,用于调整色泽、pH等工艺路线。但前者存在安全隐患(早在九十年代我国成都和大连都曾先后从美国引进MES生产技术和装置,但均因安全等因素未能正常生产),后者漂白效果差(二钠盐(100%a.m)在5~10%左右),生产不连续、产品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化生产脂肪酸甲酯磺酸钠的系统,可以有效控制MES产品的二钠盐和色泽,安全性高,实现MES的连续化工业生产。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连续化生产脂肪酸甲酯磺酸钠的系统,包括磺化老化系统、漂白再酯化系统和中和闪蒸系统;所述磺化系统包括磺化反应器和老化罐,磺化反应器上部的两个进口分别通过管道与SO3气体罐和脂肪酸酯原料罐连接,磺化反应器下端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接,气液分离器上端的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旋风分离器的进口连接,旋风分离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磺酸出料泵的输入端连接,气液分离器下端的液体出口通过管道与磺酸出料泵的输入端连接,磺酸出料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老化罐下端的进口连接,老化罐上端设有第一出口,老化罐上端的侧壁设有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老化罐的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通过管道与漂白再酯化系统连接;所述漂白再酯化系统包括再酯化回路和再酯化反应器,所述再酯化回路和再酯化反应器的输入端连接,再酯化反应器的输出端与冷却器的进口连接,冷却器的出口与单体贮罐连接,单体贮罐与中和闪蒸系统连接;所述再酯化回路为漂白混合泵、静态混合器、第一再酯化冷却器、第二再酯化冷却器通过管道连接而成的回路,所述漂白混合泵的进口与老化罐的出口、再酯化剂贮罐、漂白剂贮罐连接,漂白混合泵的出口与静态混合器的输入端连接,静态混合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再酯化冷却器的进口连接,第一再酯化冷却器的出口与第二再酯化冷却器的进口连接,第二再酯化冷却器的出口与漂白混合泵的进口连接;特征是:在所述第二再酯化冷却器出口端的管道上并联连接再酯化管道,在再酯化管道上串联二个以上的再酯化反应器。
所述再酯化反应器的个数为2~5个,所述再酯化反应器在竖直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单体贮罐的出口与磺酸给料泵的输入端连接,磺酸给料泵的输出端与中和闪蒸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青苹果工程勘察设计院,未经无锡青苹果工程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06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汽车挡泥胶板
- 下一篇:一种车用双源低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