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超声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0414.3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5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邹策煌;郑庆璋;刘炯斌;蔡恒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12 | 分类号: | A61B8/1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丁德轩 |
地址: | 5150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超声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诊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超声探头。
背景技术
在对体腔病变的诊断当中,单纯根据组织表面的形态变化来推断病变情况的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内窥镜超声成像系统能够通过微型超声探头中的换能器进行超声扫描,获得较为清晰、准确的组织器官的的断层图像,为医生的对症施治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同时,内窥镜超声扫描系统将其微型超声探头通过消化道等内窥镜的预留通道(如钳子通道),插入体腔器官后,既可以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粘膜表面的病变形态,又可以进行超声扫描,获得器官管壁各个断层的组织学特征,因此扩大了内窥镜的诊断范围,提高了内窥镜的诊断能力,其诊疗优势已为医学界所共识。
目前,内窥镜超声扫描系统都是通过在其微型超声探头的内部,内置超声换能器的驱动装置,并配合外置的驱动电路,实现超声换能器的旋转扫描。由于驱动装置与超声换能器太近,超声换能器受驱动装置影响而产生振动,导致获得的图像产生抖动、模糊不清。另外,上述微型超声探头只能获得某一纵向深度的环形切面扫描图像,依靠该环形切面扫描图像进行诊断比较困难,对病变的组织无法进行全面探查,诊断结果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窥镜超声探头,这种内窥镜超声探头能够使得内窥镜超声扫描系统获得更加清晰的图像,并且通过图像进行诊断更加轻松、更加准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窥镜超声探头,包括微型超声探头和驱动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套管、空心软轴和连接器,空心软轴处于套管中并能够在套管中滑动和转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外壳、能够驱动空心软轴旋转的旋转机构、以及能够驱动空心软轴前后移动的移动机构,旋转机构设于移动机构的输出动力端上,旋转机构的输出动力端与连接器连接;套管的近端与外壳连接,空心软轴的近端通过设于外壳上的通孔与连接器连接;所述微型超声探头安装于空心软轴的远端;微型超声探头通过电缆与连接器电连接;旋转机构上还设有与连接器电连接的引出线。
套管插入内窥镜的预留通道(钳子通道)中的一端为远端,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端为近端,同样设定软轴的远端和软轴的近端。
微型超声探头通常包括换能器和座体,座体安装在空心软轴的远端,换能器安装在座体上。
套管选用医用塑料导管,外径和壁厚的选择,应能适应与空心软轴和微型超声探头做旋转运动及轴向移动。套管的远端熔化成球状封口,套管的近端与驱动装置的外壳连接。
使用时,将套管插入内窥镜的预留通道(如钳子通道)中,引出线与内窥镜超声扫描系统的主机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空心软轴传动的方式,将驱动装置设置为远离微型超声探头,使得微型超声探头在扫描过程中减少振动,从而避免图像出现抖动的情况,使得图像更加清晰;旋转机构驱动空心软轴转动,使微型超声探头进行环形切面的扫描,同时,移动机构驱动空心软轴前进和后退的移动(一般是把探头伸到最远端,然后向后移动,进行环形扫描),每次移动都使微型超声探头移动一个扫描位置,因而获得多个环形切面图像,能够在内窥镜超声扫描系统的成像部分形成立体图像,或者是在内窥镜超声扫描系统的成像部分形成环形切面图像和通过轴线的纵向切面图像(可根据用户需要选取通过轴线的任意旋转角度的切面图像),更加直观、清晰、准确地表达病变的组织的情况,使得通过图像进行诊断更加轻松、更加准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底座、移动用电动机、移动导轨、移动平台和螺杆;移动用电动机和移动导轨均安装在移动底座上;螺杆可转动安装在移动底座上并与移动导轨相平行,螺杆的一端与移动用电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移动平台上的相应位置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孔,以及与移动导轨相匹配的滑动槽,螺杆处于螺孔中,移动导轨处于滑动槽中;旋转机构设于移动平台上。移动用电动机的输出轴带动螺杆转动,移动平台在螺杆的带动下及在移动导轨的限位下,只能沿移动导轨滑动。为了使得移动平台受力均匀,优选在螺杆的两侧各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移动导轨,并且在移动平台的相应位置也设有相匹配的滑动槽。移动用电动机一般采用步进电动机,也可以采用直流电动机配合编码器驱动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04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