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用聚合物电芯动力电池组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2528.X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5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梁昌明;王向东;姜建军;关志远;刘家仁;薛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明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0 | 分类号: | H01M10/50;H01M2/34;H01M2/10;H01M2/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聚合物 动力 电池组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组封装结构,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用聚合物电芯动力电池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电动车普遍采用单电芯容量高达50-100Ah以上的铁锂动力电池进行并、串联,从而形成动力电池包的方式为车辆供电。受汽车在运行时路况和天气复杂性的影响,要求电池包要能防震、散热性能良好、绝缘性能良好。目前的电池包在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与控制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方面都不能满足这些需要,尤其安全系数方面较普通的铅酸电池、镍氢电池相比缺乏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目前需要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和控制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提供一种能防震、散热性能、绝缘性能良好的动力电池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目前所使用的电池组封装结构存在的缺点,重新设计一种电动汽车用聚合物电芯动力电池组封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针对现有电池组存在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与控制系统的信息化程度较差的缺点,重新设计一种电动汽车用聚合物电芯动力电池组封装结构,其主要结构包括单体电芯、控制系统电路和保护系统电路,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单体电芯并联成一个电池模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模组串联成一个电池模块,所使用的电芯数量和电池模组数量按照产品需求进行设置。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路与电池模块联接,保护系统电路与电池模块联接。所述的电池模块安置在不锈钢框架内,不锈钢框架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塑胶上盖。所述的塑胶上盖上设置有散热风扇对电池模块进行主动降温。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路和保护系统电路安置在电池模块上并且位于散热风扇的正下方,在散热风扇对电池模块进行主动降温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控制系统电路和保护系统电路的温度。
所述的电池模组上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定通孔,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每个电池模组上的固定通孔固定电池模组之间的位置。安装时通过螺栓将电池模组串起来并进行固定。
所述的电池模块的两侧固定有电池固定压条,所述的电池固定压条与电池模块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通过电池固定压条可进一步加固电池模块的结构。
所述的不锈钢框架与塑胶上盖之间通过上盖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的塑胶上盖设置有系统接口引线孔和电极引线孔;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路和保护系统电路安置于系统接口引线孔处;所述的电池模块的电极上设置有带有外螺纹的铜柱,所述的铜柱穿过塑胶上盖上的电极引线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整个电池组散热性能良好:整个电池包有风扇吹风,能有效降低整个电池包温度;
2.整个电池包结构强度好,抗震性能良好:电池模组固定在塑胶底壳内,电池模块固定在不锈钢框架中,整个电池包结构强度、抗震性能良好,能够满足汽车复杂工作环境;
3.电池包内部走线合理、有序,能有效避免短路:电池模组塑胶底壳包裹,电池模块上设置塑胶上盖,避免带电体(例如导线、数据线等)与金属材料接触,能有效避免短路,提高电池包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池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池模组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2、4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包括单体电芯1、控制系统电路2和保护系统电路3,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单体电芯1并联成一个电池模组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模组4串联成一个电池模块5。如图5所示,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路2与电池模块3联接,保护系统电路2与电池模块5联接。所述的电池模块5安置在不锈钢框架6内,不锈钢框架6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塑胶上盖7。所述的塑胶上盖7上设置有散热风扇8对电池模块5进行主动降温。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路2和保护系统电路3安置在电池模块5上并且位于散热风扇8的正下方,在散热风扇8对电池模块5进行主动降温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控制系统电路2和保护系统电路3的温度。
如图2、3所示,所述的电池模组4上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定通孔41,通过螺栓42和螺母43配合每个电池模组4上的固定通孔41固定电池模组4之间的位置。
如图2所示,所述的电池模块5的两侧固定有电池固定压条51,所述的电池固定压条51与电池模块5之间通过螺钉52固定连接。通过电池固定压条51可进一步加固电池模块5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明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明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2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仪
- 下一篇:COB模块的封装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