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伺服机构单元测试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2991.6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05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善芝;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莫丹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 机构 单元测试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天产品制造技术领域用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伺服机构单元测试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导弹的伺服机构是伴随电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近十几年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特别是伴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伺服机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弹体伺服机构是导弹飞行跟踪定位的重要单元,它的技术指标直接影响导弹的装配质量和飞行质量,每发弹体都要进行单元测试,伺服机构角频率特性是它的一个重要参数。
弹体伺服机构单元是由尾段金属壳体和四个支撑舵组成。装配时,首先将金属壳体支撑起来,然后再在金属壳体下端的I、II、III、IV象限上安装四个舵支架,因为每个舵高300毫米,重量15公斤,工人安装时只能趴在型架的底部进行安装,因此要求型架要有足够的高度方便工人操作。原有的测试用固定工装结构较为单薄、刚性不够,尾段金属壳体与工装接触不好,在做振动试验时产生共振,尤其是角频特性谐振峰值超出技术指标,影响测试数据,已经不能满足现行生产的发展需要,因此设计新式测试装置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刚度高、能够减少自身对伺服机构频率特性的影响,使产品性能更趋近于真实的伺服机构单元测试固定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伺服机构单元测试固定装置,其包括底座,四根立柱分别对称的固定在底座上方,在四根立柱顶部内侧面设置十字镂空横梁,使十字镂空横梁的四根横梁分别固定在四根立柱顶部内侧面;在每个立柱顶端均固定一个手轮夹紧装置,待测试的伺服机构单元则放置在十字镂空横梁上,通过固定在四根立柱上的四个手轮夹紧装置对其施加轴向均匀的夹紧力。
如上所述的一种伺服机构单元测试固定装置,其所述的手轮夹紧装置包括一个手轮,与手轮连接的丝杠,在丝杠端部连接顶板,在顶板的外表面粘贴毛毡二;通过力矩扳手摇动手轮,带动丝杠旋转,实现顶板顶紧。
如上所述的一种伺服机构单元测试固定装置,其所述的十字镂空横梁的四根横梁形成的中心部分设置了正方形的加强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伺服机构单元测试固定装置,其所述的十字镂空横梁的四根横梁中心是空的,形成槽形,在槽形上表面粘贴有毛毡一。
如上所述的一种伺服机构单元测试固定装置,其所述的四根立柱均是中空的立柱,在每根立柱的下部侧面固定有筋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弹体伺服机构单元测试固定装置,其所述的底座为八角形的钢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弹体伺服机构单元测试固定装置,其所述的底座下方设有橡胶减震垫。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伺服机构单元测试用固定装置,较现有工装结构刚度有所提高,不容易引起结构变形,减小了工装自身特性对伺服机构频率特性的影响,使产品性能更趋近于真实。
附图说明
图1为伺服机构单元测试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伺服机构单元测试固定装置俯视图;
图3为手轮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十字镂空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空心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7为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手轮夹紧装置;3.十字镂空横梁;4.底座;5.力矩扳手;6.毛毡一;7.加强板;8.手轮;9.丝杠;10.顶板;11.毛毡二;12.螺钉;13.筋板;14.橡胶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伺服机构单元测试固定装置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伺服机构单元测试固定装置主要包括底座4、四根立柱1、十字镂空横梁3和四个手轮夹紧装置2。其中,四根立柱1对称的焊接固定在底座4的I、II、III、IV四条象限线上,在四根立柱1顶部内侧面设置十字镂空横梁3,通过螺栓使十字镂空横梁3的四根横梁分别固定在四根立柱1顶部内侧面;在每个立柱1顶端均由螺栓连接固定一个手轮夹紧装置2,待测试的伺服机构单元则放置在十字镂空横梁3上,通过固定在四根立柱1上的四个手轮夹紧装置2对其施加轴向均匀的夹紧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29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容超塑性纳米复合填料
- 下一篇:改性硅树脂基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