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生产线退火窑内风管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7913.5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6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周经培;邰兴灵;刘会新;蒋博涛;李成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诺孚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2 | 代理人: | 魏永金 |
地址: | 0660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生产线 退火 窑内 风管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生产线退火窑内风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退火窑为玻璃生产重要的热工设备之一,用于浮法玻璃、压延玻璃及平拉玻璃等加工工艺中。退火窑的降温主要靠冷却系统来完成,该冷却系统内设有由窑内风管和窑外风管两部分构成的风管;其中,窑内风管是该退火窑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之一。
由于退火窑正常工作时,其内风管始终处于一种温度经常变化的环境中,风管会随着窑内温度的变化膨胀或收缩,极易造成风管的变形,尤其是在进出风管(即横向风管)与冷却风管(即纵向风管)连接的结合处,会因其风管端口的变形使其结合处变形甚至裂开,造成通风不畅或风管漏风现象发生,严重影响到玻璃成品的退火质量及玻璃的成品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让风管能在变化的温度环境下自由的膨胀与收缩,保证其连接的结合处不会出现漏风或卡阻现象。现有的玻璃生产企业采用的方法有下述几种:一是在风管的连接处安装膨胀节,其缺陷在于膨胀节的制作成本高,安装条件苛刻,在安装时稍有偏差仍会造成风管漏风或卡阻;二是将横向风管与纵向风管的端口直接套接后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固定,该方法必须要对其接缝处进行密封处理,劳动强度大,同时对其后期的维护有很高的要求,极易出现漏风和安全隐患;三是采用非金属密封件将风管的结合处进行密封连接,这种方式虽然制作成本低,但时间一长密封件易发生碳化,碳化后的破碎物体一旦进入风管内发生停滞时,也会导致风管堵塞,造成通风不畅。因此,目前所采用的连接结构均无法满足玻璃生产退火窑内风管结合处的密封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不会因窑内温度变化导致窑内风管变形,易于安装且成本低的玻璃生产线退火窑内风管的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生产线退火窑内风管的连接结构,它包括在退火窑内与冷却系统连接的若干纵向风管和与窑外连通且吸风入窑的横向风管,在位于该窑内的横向风管段的一侧设有与纵向风管数目相同的风嘴;所述纵向风管的管径小于所述风嘴的口径且与所述风嘴沿口套接;其特点为:若干纵向风管分设为3~9组,每组设有4~6根;4~6根纵向风管和与其套接的所述风嘴由一组密封连接件固定连接;一组密封连接件的外沿为长方形,其包括互为紧密贴接且外沿相同的压紧法兰、密封板和定位法兰;在压紧法兰、密封板和定位法兰的中部的对应位置平行且间隔开有与每组风嘴数目相同的圆孔;其中,定位法兰圆孔的孔径与所述风嘴沿口的外径相同且与其焊接固定;密封板圆孔的孔径与所述纵向风管的外径相同且与其相接;它还设置有:
一限位风管,套接于所述纵向风管临近端口处;该限位风管的内径比所述纵向风管的外径大16~30mm,筒壁厚为3~5mm,长度为80~120mm;所述限位风管远离该纵向风管端口的一端垂直焊接有一环形挡板,环形挡板的厚度与所述筒壁的厚度相同;限位风管靠近纵向风管一端的外径与所述压紧法兰圆孔的沿口焊接固定,该端的内径横截面顶接于与所述压紧法兰紧密贴接的所述密封板一侧;
一石棉绳,其直径为3.0~16.0mm;在所述纵向风管临近端口处的外壁紧密缠绕一层并由所述限位风管压接于该限位风管至所述密封板之间的空间处;
在所述压紧法兰、所述密封板和所述定位法兰对应位置的各圆孔周边均等弧配钻有4个螺孔,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件将缠绕有石棉绳的所述纵向风管与所述风嘴的沿口固定连接。
上述的纵向风管设为9组,每组设有4根;
相邻2根上述的纵向风管之间的间距相同,均为140~170mm。
上述的压紧法兰和定位法兰均由6~8mm的钢板制作;其中,压紧法兰的长度边缘距其内两端的纵向风管外侧边缘的间距为10~45mm;压紧法兰的宽度边缘距其内所有纵向风管的上下边缘的间距为30~45mm;密封板和定位法兰的外沿长度及宽度与压紧法兰一致。
上述环形挡板的内径比纵向风管的外径大1~3mm。
上述的密封板可选用硅酸铝陶瓷纤维板或石棉板中任一种,其厚度为5~6mm。
上述石棉绳的直径为3.0~16.0mm;该石棉绳的缠绕厚度为8~1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未经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79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