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8479.9 | 申请日: | 2011-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5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钱有恒;唐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乐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3/04 | 分类号: | F02B63/04;F01P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驱动 发电机 | ||
1.一种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包括发电机前风扇、发电机后风扇、双冷却风道、永磁式发电机、发动机、后风扇、双段式上下消音腔体构成的消声器组合等组成;所述双冷却风道包括前冷却风道组合与后冷却风道组合,所述前冷却风道组合包括前进风罩、前进风左罩、前进风右罩,所述的前进风左罩、前进风右罩呈左右结构,所述的后冷却风道组合包括:后风道前罩、后风道中罩、后风道后罩;所述的前冷却风道组合包容了发电机前风扇、永磁式发电机、发动机的气缸以上部分、消声器进气管和上腔体,冷却风依次流向发电机前风扇→永磁式发电机→发动机的气缸和气缸盖以上部分→消声器的进气管→消声器上腔体,同时,所述的前进风罩、前进风左罩、前进风右罩通过紧固件和密封带与发动机气缸以上部分相套装,使得前冷却风形成独立前冷却风通道,所述的前冷却风通道是前冷却风道组合的内壁及其所包容的发电机前风扇、永磁式发电机、发动机的气缸以上部分、消声器进气管和上腔体的外壁所形成的间隙;所述的后冷却风道组合包容了发电机后风扇、消声器的下腔体,冷却风依次流向发动机气缸以下部分→发电机后风扇→消声器的下腔体,同时,所述的后风道前罩、后风道中罩、后风道后罩呈前后排列并通过紧固件和密封带与发动机相套装,使得后冷却风形成独立后冷却风通道,所述的后冷却风通道是后冷却风道组合的内壁与其所包容的发电机后风扇、消声器的下腔体的外壁所形成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其特征是双段式消声器组合的上下消音腔体用一根或多根连通管连接,消声器出气口在下消音腔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其特征是双冷却风道的最终出风部位设置有分隔板,互不相通,冷却风流向均为从前向后。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其特征是双冷却风道在温度较高的局部部位贴有隔热反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其特征是发电机前风扇、发电机后风扇与发动机曲轴共轴,前风道的进风量大于后风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乐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乐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84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显示器用金属基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立式双动式旋压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