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8479.9 | 申请日: | 2011-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5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钱有恒;唐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乐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3/04 | 分类号: | F02B63/04;F01P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驱动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具体的说是利用特别布置的前后冷却风道来冷却发电机、发动机、消声器的发电机结构,特别适用于对发电机、发动机冷却消声效果要求高、体积要求小的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往,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大多的冷却是用单风扇把冷却气流从发电机、发动机的一端通过包容发动机最热部分的风道输送到另一端仅冷却发电机和发动机,但没有考虑到消声器的冷却;也有的用一个风道将发动机和独立的消声器一起包容冷却、隔音降噪,这种消声冷却结构有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201020119577.1所记载的“一种具有消声器护罩的发动机结构”;也有的发电机是用一个风道冷却发动机和消声器、一个风道冷却发电机,这种结构有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号03121181.X所记载的“引擎发电机”。
但是,这样的已有发电机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仅冷却发动机就会造成消声器很烫易伤人;加冷消声器时因为达到消声效果的要求,消声器必须要有一个较大的体积,使用中必须给消声器专门留一个大空间从而增大了发动机总成的总体积,这样就要求风扇大和风道复杂;2个风道的结构中后风道先冷却温度高的发动机再冷却发电机的结构,发电机处的进风温度就高且后续冷却风没有被利用且消声器的容积不够大,在用于发动机冷却消声效果要求高、体积要求小的发电机和全封闭发动机式发电机中难以满 足各种法规日益提高的综合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将排气消声器分割成上下2个小体积腔体但总体积大于单独排气消声器并布置在发动机周边空余位置,然后用发动机前后冷却风扇的2股增压冷却气流按需要控制达到的部件工作温度高低,按实际温度最低的发电机先冷却、温度次低的发动机再冷却,温度已逐步提高的冷却风最后分别输送到实际温度最高的排气消声器2个腔体进行冷却,从而依次冷却发电机、发动机、进气管、消声器,控制发动机和排气温度来降低发动机排气噪音,又通过风道的隔音性能达到降低发电机总成最终噪音目的的结构;同时由于风道、消声器的双体式结构,可以在设计时灵活的把风道、消声器部件布置在发电机周边可利用的空余空间,有利于减少发电机系统的总体积。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本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的结构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发电机部件按冷却风流向看按照前风扇、永磁式发电机、发动机、后风扇、消声器组合的前后次序布置,消声器组合包括有上下两个腔体和进气管、连通管、消声器出气口,前风道组合包容前风扇、永磁式发电机、发动机的气缸以上部分、消声器进气管和上腔体部分;后风道组合从发动机的箱体、油底壳处强制进风经后风扇吸风增压并包容消声器下腔体;前风道组合通过紧固件和密封带与发动机气缸以上部分相套装,消声器的上下腔体与发动机、后风道前罩用螺栓相连;本发明可以将发动机前后2个风扇的增压冷却风通过前后2个风道组合分别环绕冷却永磁式发电机、发动机、双段式消声器的进气管和上、下两个腔体、 连通管的外表面,大大降低了永磁式发电机、发动机、双段式消声器组合的本体温度和消声器出气口处的排气温度,有利于提高发电机总成的消声冷却效果;同时由于前后2个风道组合分别将风扇、永磁式发电机、发动机、消声器组合的主要部分包容,风道自身的隔音功能和上面的消声结构也可以降低发电机总成的噪音。为了防止发动机、消声器组合自身的热辐射可能造成前后2个风道组合本体温度高而造成风道自身损坏,在前后2个风道组合温度较高的局部内壁部位贴有隔热反射膜,为了提高前后2个风道组合的隔音功能,在前、后风道组合的内外壁局部位置还制造有消音结构和贴有消音棉。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专利有如下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专利的按曲轴轴线垂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局部透视示意图
图中:1-前风扇,2-永磁式发电机(含定子和转子),3-包括件22、23、24的前风道组合,4-发动机,5-后风扇,6-后风道前罩,7-后风道中罩,8-后风道后罩,9-消声器进气管,10-消声器上腔体,11-消声器的下腔体,12、13-连通管,14-消声器出气口,15-前风道排风口,16-后风道排风口,17-包括件6、7、8的后风道组合,18-包括件9、10、11、12、13、14的消声器组合,19-隔热反射膜,20-消音棉,21-风道上的消音结构,22-前进风罩,23-前进风左罩,24-前进风右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乐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乐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84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显示器用金属基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立式双动式旋压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