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座和铰接式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8622.2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3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S·科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7/00 | 分类号: | B61G7/00;F16C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翔;桑传标 |
地址: | 德国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铰接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座,该轴承座用于将车钩柄铰接到尤其是铁路车辆的轨道导向车辆的车身。
背景技术
在铁路车辆技术中,轴承座通常用于将车钩柄连接到铁路车辆的车身上,以便在水平面上可枢转。为了能够实现车钩柄相对于轨道车车身的枢转运动,例如当多个单元的列车曲线行驶时,通常需要实施与轴承座形成的铰接以便使车钩柄相对于车身水平地和垂直地向外枢转以及车钩柄的绕轴自转。
还已知的是,当车钩柄通过轴承座刚性地安装时,在联接或制动时出现的冲击和振动将导致例如车辆和/或联接装置自身的损坏。为了防止这种损坏,必须尽可能限制冲击、振动等被传递。优选地,通过提供具有弹性缓冲工具的牵引装置以吸收在穿过车钩柄的力中传递的冲击来实现。这样的牵引装置时常一体形成于车钩柄与车身的铰接中;即,为此提供的轴承座中。该牵引装置设置成使牵引力和压缩力达到规定的大小并以弹性缓冲方式穿过轴承座到达车辆底架。其目的是利用与牵引装置连接的缓冲工具的弹性变形吸收能量,并且从而防止轴承座过载,尤其是车辆底架过载。
图1为现有技术的用于铁轨车辆的中心缓冲车钩的铰接式接头150的透视图。图2为根据图1的铰接式接头150的侧剖视图。
如图所示,具有总共三个弹簧元件12.1、12.2、12.3的牵引装置10与显示的铰接式接头150成为一体。这些弹簧元件12.1、12.2、12.3设计为吸收达到给定值的牵引力和冲击力,并且将超过给定值的力通过轴承座101传导 至车辆底架。图1和图2中所示的铰接式接头150包括车钩装置的后部,并且用于通过轴承座101将中心缓冲车钩的车钩柄铰接到车身的安装板(未在图中详细描述),从而水平地可枢转。
由于现有技术中设置为缓冲形式(这里为弹性体弹簧机构)的已知技术方案的所述牵引装置10容置在轴承座101中,因此,所述轴承座101需要具有适用于所述牵引装置10的结构(弹性体弹簧机构)。特别是需要确保所述轴承座101和所述牵引装置10之间的特定的相对运动,所述牵引装置10通过所述轴承座101的轴承壳体131、132铰接,从而在水平面上可枢转。在这方面,所述牵引装置10的总长度以及牵引装置10的缓冲性能决定了轴承座101的尺寸,尤其是轴承座101的长度。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用于这种现有的铰接式接头150的轴承座101具有外罩或外壳结构110,轴承的所述轴承壳体131、132通过所述外罩或外壳结构110连接到垂直延伸的凸缘102。具体地,在现有的轴承座101实施方式中,所述凸缘102不位于由轴承壳体131、132所限定的枢转轴线R贯穿的垂直平面。相反,所述垂直凸缘平面A1在车身的方向上与由所述轴承壳体131、132所限定的垂直枢转轴线R相隔而设置(见图2)。
尤其从图2中所描述的可以看出,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垂直凸缘平面A1与由轴承壳体131、132所限定的垂直枢转轴线R水平地相隔是必须的。在现有的铰接式接头150中需要这样的距离,以使容置于所述外壳13中的牵引装置10能够根据压缩负载相对于轴承座101朝向车身方向移动而达到压缩载荷,从而可反复地缓冲压力。从所述垂直的枢转轴线R到所述垂直凸缘平面A1的水平距离,即所述外罩/外壳结构110的长度由所述牵引装置10的总长度以及缓冲性能来决定。
尤其显而易见的是,所述轴承座101的外罩/外壳的结构110需要根据容置于所述轴承座101内的牵引装置10的缓冲性能和总长度来设计。例如, 当牵引装置10使用具有超高三个以上的弹簧元件12.1至12.32时,所述牵引装置10的外壳13的被延长,以使由轴承壳体131、132限定的垂直枢转轴线R与垂直凸缘平面A1之间具有更长的水平距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座,该轴承座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牵引装置,尤其适用于例如如弹性体弹簧机构的缓冲工具。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铰接式接头,该铰接式接头具有轴承座,该轴承座适用于不同尺寸牵引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86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袋包装机
- 下一篇:用于机动车辆的活动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