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排气旁通控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8594.2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1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崔玺;李克俊;陈彦如;李杨;杨景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02 | 分类号: | F02B37/02;F02B37/1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左燕生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涡轮 增压 排气 旁通 控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涉及一种车辆增压发动机,具体地说是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排气旁通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动机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主要因素,其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对人产生严重的危害。对于增压内燃机而言,由于发动机工作时涡轮增压器的转速很高,在急加速工况下容易发出刺耳的高频噪音,并通过发动机进排气管的表面辐射出来,造成环境污染并给驾驶员造成危害。现有发动机增压器工作时,其控制机构中增压压力控制阀多与增压器执行器直接相连,发动机在急加速工况时,因增压压力控制阀输出不稳定,易造成增压器排气旁通阀异常开启,反复敲击蜗壳,产生嘈杂的噪声,影响驾驶员及乘员的舒适性,导致噪声污染,也因此降低增压器使用寿命。
另外,目前国内汽油机增压器皆采用正压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是正压控制需依赖于增压后的气体压力(即正压),这种压力的大小会随着发动机的转速及负荷产生变化,而正压控制的增压压力控制阀由于受其工作原理及自身频率的限制,会将这种变化进行放大;特别在发动机急加速过程中,ECU会根据发动机的实际需要,向增压压力控制阀中输出急剧变化的占空比信号,此时增压压力控制阀输出的压力波动更加强烈,所以带动着排气旁通阀频繁反复的敲击蜗壳产生异响,同时也使增压器蜗壳会产生裂纹,影响发动机的舒适性及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排气旁通控制机构,在发动机急加速工况时,稳定进入增压器执行器的气体压力,从而避免增压器排气旁通阀异常开启反复敲击蜗壳的问题,进而降低噪声污染,延长增压器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排气旁通控制机构,固定于涡轮增压器上,它包括增压压力控制阀、增压器执行器及其支架、排气旁通阀,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增压压力控制阀与增压器执行器之间设有稳压装置。
作为限定,所述稳压装置为稳压腔体,经连接胶管连接于增压压力控制阀和增压器执行器之间。
由于其中增压压力控制阀和增压器执行器之间设有稳压腔体,即使在急加速工况下,增压压力控制阀输出气体压力经稳压腔体进行缓冲平衡后,进入到增压器执行器的气体压力是平稳的,平稳气流顺畅地带动排气旁通阀,排除了增压器旁通阀异常工作反复开启敲击蜗壳的情况,消除了由此而产生的噪音,同时也增加了涡轮增压器的可靠性。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情况,亦即通过在增压压力控制阀和增压器执行器之间增设稳压腔体,达到平稳压力,排除异常,及由此引起的高频噪声,进而达到增强增压器使用寿命,增加可靠性的目的。
作为稳压腔体的限定,其内腔壁部光滑,进口与出口位置根部设有圆角。(能够使气体进入后不容易发生困气,稳压效果好。)
作为稳压腔体的另一种限定,所述稳压腔体固定设于增压器执行器的支架上,即增压器稳压腔体与增压器执行器共用一个支架。(稳压腔体与增压器执行器共用一个支架,可使得增压压力控制阀产生的压力行程最短,也节省了空间,不与其他部位发生干涉。)
作为稳压腔体的第三种限定,所述稳压腔体与增压器执行器之间的距离为50--70mm。(稳压腔体与增压器执行器之间的距离太长的话压力损失大,影响控制精度;将该距离控制在50--70mm,能够减少气体压力损失,提高稳压效果。)
所述稳压腔体还有一种限定,即其进口与出口偏心设置,进口内径为1mm,外径为6.7mm。(稳压腔进口与出口偏心布置,并且进气口内径直径十分细小,驻波比较大,使气体通过时有滤波效果更加明显。)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消除了由于增压压力控制阀本身频率不足以及发动机急加速过程中输出控制压力不稳定而产生的高频噪声,提高驾驶员及乘员的舒适性,减少了噪声污染;
(2)避免了增压器排气旁通阀工作异常;
(3)增加了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的可靠性,延长了增压器执行器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有效避免了发动机与整车其他零部件的干涉,质量轻,成本低安装方便;
(5)增压压力控制阀直接布置在增压器压壳上,使整个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增压器上,作为其控制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85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