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平衡轴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5553.6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6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路沃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5/14;F16D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4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发动机 平衡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构件,尤其是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平衡轴齿轮。
背景技术
当前所用到的摩托车平衡轴发动机的平衡齿一般均采用斜齿轮,为使平衡齿运转平衡及减小噪声,在从动齿轮内套装有从动齿内圈,从动齿内圈与从动齿轮间加装有若干减震胶套,通过铆钉和减震胶套盖板把从动齿内圈、减震胶套固定在从动齿轮上。从动齿轮通过螺母和垫圈安装在平衡轴上,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安装在曲轴上。发动机运转时,曲轴带动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平衡轴随从动齿轮一起运转。在发动机加速过程中,从动齿轮会受到向内侧的轴向推力,该推力由从动齿轮直接传递到从动齿内圈,并最终由平衡轴及其上轴承承受;在发动机减速过程中,从动齿轮会受到向外侧的轴向推力,该推力由从动齿轮直接传递到减震套盖板上,并最终由减震套盖板及铆钉承受。在现有技术情况下,从动齿轮组件安装时在螺母与该组件之间的垫圈是锁紧垫圈6,也可能是平垫,无论是哪种垫圈,该垫圈被设置为其内侧端面仅能作用于从动齿轮组件3中的从动齿内圈32(如图1所示),而无论何种情况,该垫圈的内侧端面都不可能作用于从动齿轮组件3中的从动齿轮31。这种情况下,在发动机减速运行过程中,如从动齿轮31所受向外侧的轴向推力足够大,就可能使减震套盖板33及其铆钉35不能承受,因而可能出现减震套盖板33变形或铆钉35与其分离脱出,从而使从动齿轮31和/或主动齿轮2损坏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提出一种能有效保证减震套盖板及铆钉受力可控的摩托车发动机平衡轴齿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发动机平衡轴齿轮,包括平衡轴、从动齿轮组件及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组件包括从动齿轮、套装于从动齿轮中的从动齿内圈、设于从动齿轮及从动齿内圈之间的减震胶套以及减震胶套盖板,通过铆钉与减震胶套盖板的铆接,从动齿内圈和减震胶套一起被弹性地连接在从动齿轮上;主动齿轮由曲轴驱动并与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组件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平衡轴上,螺母与从动齿组件之间设有垫圈,其第一特征在于,垫圈的内侧端面直接作用于从动齿内圈,同时,该垫圈的内侧端面间隙地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对并可作用于该从动齿轮。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第二特征在于,所述垫圈为平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特征,垫圈的内侧端面直接作用于从动齿内圈,在从动齿轮受到外向、轴向推力并向外侧轴向移动时,可在减震胶套的作用下进行缓冲而减小运行噪声并使运行更趋平稳。而同时,该垫圈的内侧端面间隙地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对并可作用于该从动齿轮,这样的设置,在保证从动齿轮与从动齿内圈前述弹性地减震的情况下,当从动齿轮所受外向、轴向推力过大并可能导致减震胶套盖板变形或使铆钉脱出时,从动齿轮的外侧端面因向外侧轴向移动后可直接与垫圈接触并将力量通过垫圈最终传递到平衡轴,以保证减震胶套不致或/和铆钉不致从减震胶套盖板上脱出,从而保证运行噪声的降低及平稳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特征,所用垫圈选用平垫,设计、应用简单、方便,成本上也能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平衡轴及其上连接的从动齿轮组件的局部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平衡轴及其上连接的从动齿轮组件的局部图。
图4为图2中从动齿内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从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减震胶套盖板的主视图。
图7为图2中垫圈(平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发动机平衡轴齿轮,是在不改变现在技术下平衡轴齿轮主要结构的情况下所作的改进,下面仅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描述中涉及的“内”、“外”,及其他方位性词汇,以图2中所标注的为准。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发动机平衡轴齿轮,包括平衡轴1、从动齿轮组件3及主动齿轮2,主动齿2由曲轴(图中未示出)驱动并与从动齿轮组件3啮合,从动齿组件3通过螺母5固定连接在平衡轴1上,螺母5与从动齿组件3之间设有垫圈(平垫)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路沃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路沃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55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蛋黄牛奶布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有咪鲜胺和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