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摆轴任意分度万能铣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79423.8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6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许冠;施国繁;杨炽洪;罗有旺;钟运金;陈启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6/02 | 分类号: | B23Q16/02;B23Q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4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轴 任意 分度 万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配件加工装置,尤其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用的双摆轴任意分度万能铣头。
背景技术
大多数高级的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都可控六根基本轴,即X,Y,Z三根运动轴和绕X,Y,Z三根运动轴旋转的A、B、C三根回转轴,五轴联动指的是在六根基本轴中,机床数控装置能控制其中五根轴同时达到空间某一点,通俗的讲就是指其中五根轴能同时对某一点进行运动加工,根据实际情况,五轴联动通常是在X,Y,Z三根运动轴基础上增加有A、B、C三个回转轴任意两个回转轴所组合的运动。在数控机床上配置双摆轴任意分度万能铣头,该铣头主要有A、C双摆轴组成,构成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可用于加工多面体、任意三维曲面、高精模具等复杂零件,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工业、船舶制造业、其它机械制造业等。以往A、C轴驱动机构多采用双导程蜗轮蜗杆传动,由于机械磨损,传动间隙大,难于保证传动精度,产品的可靠性差;现国内的双摆角铣头部分是采用齿盘定位,不能实现任意分度,连续加工的要求;另外,现生产的双摆角铣头多以电主轴为主,主轴转速高,切削扭矩小,不适用重切削加工要求,不能满足部分行业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加工精度高的双摆轴任意分度万能铣头,在加工时能使用A、C摆轴可自动转换、自动任意分度,有效地提高了机床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通过增加大输出扭矩,可进行重切削,并且能实现可多面加工和任意三维曲面加工的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壳体、主轴部组、A摆轴、C摆轴、检测装置;所述安装壳体包括壳体,壳体通过轴承与回转头底座连接,该轴承前端装有C轴传动大齿轮,回转头底座通过轴承与主轴座相连,主轴座上固定有轴承座,在该轴承座上装有A轴传动大齿轮;所述的主轴部组包括:传动部组、主轴执行部组;该传动部组包括:传动轴、轴承、锥齿轮组,该主轴执行部组包括:安装在主轴座内的主轴,该主轴后端配置了油缸体及活塞,拉刀杆与固定在主轴座上的轴承座连接,碟形弹簧套于拉刀杆外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A摆轴和C摆轴分别都包括有伺服电机、减速机构、制动系统,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齿轮轴相连,齿轮轴与大齿轮和消隙调节机构啮合,形成两路二级减速机构,输出端为两小齿轮,两小齿轮分别与大齿轮啮合;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主轴检测装置、角度检测装置和极限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消隙调节机构包括:齿轮套外装有的轴套,而轴套内装有消隙调节机构齿轮轴,消隙调节机构齿轮轴和齿轮套之间还通过弹性同步杆联接。制动系统包括刹车圈和刹车片,在A轴传动大齿轮作用处设有刹车圈和刹车片,在C轴传动大齿轮作用处只设有刹车圈。主轴检测装置包括:编码器、感应触头、感应开关,编码器装于编码器座上,并通过带轮和传动杆与锥齿轮组连接;所述感应触头装在活塞后端,感应开关装在回转头底座上。角度检测装置为一个高精度增量式编码器;所述极限控制装置包括:行程开关、硬碰块、感应触头。A摆轴和C摆轴分别还设置有原点感应开关。
本实用新型以伺服电机作为源动力,通过驱动减速机构减速,分别带动A、C轴在其相互垂直的两个回转面内回转,有效实现A、C轴可自动转换、自动任意分度,有效地提高了机床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输出扭矩大,可进行重切削,可多面加工和任意三维曲面加工,加工精度高。同时,主轴电机通过主轴传动链带动主轴转动,达到切削加工的目的。该双摆轴任意分度万能铣头不仅能完成立铣、平铣工作、而且可以在工件一次装卡中,进行各种角度的多面、多棱、多槽的铣削。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纵向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A/C摆轴驱动减速机构结构图
图3本实用新型消隙调节机构结构图
图4本实用新型A摆轴角度检测及极限装置结构图
图5本实用新型外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794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