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撞装置及汽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4503.2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8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徐丛;程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福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4 | 分类号: | B60R19/04;B60R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汽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撞装置及汽车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物质水平也不断提高。汽车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已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但是,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难免有汽车相互碰撞的不幸发生,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通常,汽车上均设置有减少碰撞后果的防撞装置。在汽车相撞时,首先撞击在防撞装置上,通过防撞装置的变形来吸收碰撞时的一部分撞击力,从而达到对汽车的保护。然而,现有的防撞装置往往结构复杂,而且只能单做防撞装置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可兼做踏板使用的防撞装置。
一种防撞装置,安装在汽车车架上,包括支架和防撞架。所述支架包括安装基板和从所述安装基板延伸而成的连接板,所述防撞架包括长条形的防撞杆、从所述防撞杆同向间隔延伸的连接杆以及从连接杆同向倾斜延伸的结合板。所述结合板与连接板固定配合,所述防撞杆上固定有踏板,所述防撞杆、踏板以及连接杆位于支架前端下方。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从防撞杆的两端垂直延伸,所述结合板从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延伸而成。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弧形的长条孔,所述结合板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板上的长条孔滑动配合的销轴。
优选地,所述结合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板固定配合。
优选地,所述螺栓穿过连接板的位置位于所述长条孔的下方,所述销轴设在结合板的自由端,且销轴位于长条孔的后端。
优选地,所述踏板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防撞杆中部。
优选地,所述支架为间隔设置的两个,每一支架包括一个所述安装基板和一个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从所述安装基板直接延伸或垂直延伸而成。
优选地,所述支架为一个,所述连接板从安装基板的两端延伸形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可兼做踏板使用的汽车车架。
一种汽车车架,包括车架主体和安装在车架主体上的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为前述任一种防撞装置,所述安装基板固定配合在车架主体的前端。
优选地,所述安装基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车架主体前端固定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防撞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连接杆能使防撞杆与支架的连接板下沿之间形成一间距,这样防撞杆上可固定作为踩踏使用的踏板,使防撞装置在具备防撞功能的同时还可兼做踏板使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的汽车车架的部分正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汽车车架在另一角度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汽车车架上的防撞装置的放大正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防撞装置的放大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100和安装在车架本体100上的防撞装置200。较佳地,防撞装置200安装在车架本体100的前端。防撞装置200包括支架210和固定在支架210上的防撞架250。
请同时参看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支架210为两个,相互间隔地固定在车架本体100的前侧。每一支架210包括安装基板212和从安装基板212大致垂直延伸而成的连接板214。安装基板212例如通过螺栓220固定配合在车架本体100前侧。连接板214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弧形的长条孔218。可理解地,采用螺栓220将安装基板212固定在车架本体100上时,有利于更换支架210。安装基板212固定在车架本体100上时,连接板214伸向车架本体100的前方。当然,支架210也可以固定在车架本体100的前端两侧,此时,连接板214可以是直接从安装基板212向前延伸而成。或者,支架210也可以是一个,连接板214则是从安装基板212的两端延伸形成。除前述几种结构外,支架210还可以是其他任何可行的结构,只要支架210固定在车架本体100上后,间隔设置的连接板214能伸向车架本体100的前方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福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福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4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