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离心压缩机/汽轮机组的供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86984.0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8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田国光;彭建颂;徐燕;贺凯悉;邓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赛尔机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20 | 分类号: | F01D25/20;F01D17/26;F01D25/12;F04D29/063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林毓俊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离心 压缩机 汽轮 机组 供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离心压缩机/汽轮机组的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离心压缩机-汽轮机组是大型化工、石化装置的心脏设备,又不设置备机,因此要求机组能长周期连续运行,即使短时停机,都会给整个装置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对于高速旋转的离心压缩机-汽轮机组,能否实现上述要求的关键环节往往是油系统。确保油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现有技术的供油系统还存在以下有待进一歩完善和改进之处:
1、润滑油和控制油合在一起的缺陷
国内外压缩机-汽轮机组现有油站的设计,都是将润滑油和控制油合在一条油路中,用同一台油泵(有备用油泵) 、同一台油冷器(有备用油冷器) 、同一台过滤器(有备用过滤器) ,然后分成润滑油和控制油两条油路。这种配置方式有如下缺陷:两条油路的功能不同,要求不同,不应互相干扰。
浪费能量:润滑油要求的油压力通常为1.5 -2.8bar.G,流量占总油量的80-95%;控制油要求的压力通常为10bar.G左右,而流量很小,仅占总油量的5-20%。现有技术将大量的润滑油加压、冷却、过滤后,再从10bar.G左右减压到1.5-2.8bar.G,浪费了70%左右的能量。
降低汽轮机调速和跳闸操作的灵敏性:油的粘度随油温的升高而降低,为满足合成气压缩机-汽轮机组各个流体动压轴承油膜的承压能力和轴承冷却的需求,机组润滑的供油油温要求在45 0C左右。而对于汽轮机调速和跳闸的控制油,则要求油温在60 0C左右。如采用润滑油同样温度的油,就会降低汽轮机调速和跳闸操作的灵敏性。
缩短滤油器滤芯的更換周期:对控制油的过滤精度要求达到10μm或更高,而对润滑油的过滤精度要求可降低,通常为20-25μm。将占总油量80-95%的润滑油过滤精度也提高为10μm或更高,滤油器滤芯的更換周期会缩短,滤油器的切换不利于油系统运行的稳定。
2. 油冷器的传热系数较低,制造成本增加
中国润滑设备行业制造的油冷器的传热系数普遍较低,增大了油冷器的制造成本,其根源在于JB/T 7356-94“列管式油冷器”标准中只要求流速不低于0.5m/s,远低于合理的的流速1.7-2.2 m/s。
3. 油冷器浮动管板的密封可靠性待提高
按API 614”石油、化工和气体工业用润滑、轴封和控制油系统及其辅助设备”标准的规定, 为便于油侧的清洗,油冷器的管束应为可拆式。现有技术的油冷却器中,浮动管板与挡圈之间的的环形间隙是用两个平垫圈来密封,以便阻止油和冷却水的渗漏。由于垫圈面积大,密封比压小,存在水渗漏到油中的隐患。对高速运转的离心压缩机/汽轮机组而言,油中含水危害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控制油路和润滑油路混合在一起浪费能量、油冷却器传热系数较低、密封可靠性不高等缺陷,提供一种控制油路和润滑油路独立、油冷却器传热系数较高、密封可靠性高的离心压缩机-汽轮机组的供油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离心压缩机/汽轮机组的供油系统,包括主油箱、润滑油路和控制油路,所述润滑油路包括润滑油泵、润滑油冷却器、润滑油过滤器、压力调节阀;润滑油泵将油从主油箱泵出,经过润滑油冷却器冷却后再经润滑油过滤器过滤、润滑油压力调节阀调压,然后将润滑油送至压缩机、汽轮机;所述控制油路包括控制油泵、控制油过滤器、控制油压力调节阀;控制油泵将油从主油箱泵出,经过控制油过滤器过滤、控制油压力调节阀调压,然后将控制油送至压缩机、汽轮机。
所述润滑油泵、控制油泵、润滑油冷却器、润滑油过滤器、控制油过滤器均设置一开一备两台,且控制油泵的流量小于润滑油泵的流量。
所述润滑油冷器包括进出水侧管箱、筒体、管箱,筒体的一端连接进出水侧管箱,另一端连接管箱,三者之间通过法兰连接;进出水侧管箱的上部设置进水接管、下部设置出水接管,箱体内沿纵向设置两块折流板;筒体右端法兰的内孔中安装浮动管板;管箱的箱体内沿纵向中心设置一块折流板;浮动管板插入管箱内。
所述筒体右端的法兰和管箱左端的法兰之间设置碳钢挡圈,该挡圈的内径大于浮动管板的外径,其内环面正中加工一条环形槽,环形槽的两端为对称的内凹环;环形槽的下部加工检漏孔,两内凹环中均设置自紧式O形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赛尔机泵有限公司,未经长沙赛尔机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86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器底芯片
- 下一篇:急倾斜极薄煤层无人工作面的采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