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跳跃动作的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9138.6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8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高丙团;包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4 | 分类号: | B62D5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跳跃 动作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实现跳跃动作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研究人员设计了许多跳跃机器人。对于机器人的跳跃,需要先进行储能,然后瞬间释放能量,从而使能量转化为重力势能。目前现有的跳跃机器人主要分为三大类:基于弹簧的设计,基于气动的设计以及基于燃烧推进的设计。对于基于弹簧的设计而言,初始时弹簧处于未压缩状态,然后由驱动机构压缩弹簧,从而使能量从驱动机构转化成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后,跳跃机制使弹性势能瞬间释放,使弹簧对地面产生推力,从而使机器人起跳。对于基于气动的设计而言,机器人往往包括一个储气罐和一个气缸。储气罐中的空气突然释放,使气缸冲击地面,从而使机器人起跳。对于基于燃烧推进的设计而言,当燃烧室点火时活塞冲击地面从而使机器人起跳。基于弹簧的设计相比于另外两种设计方法,更加容易实现,且更加节约成本。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跳跃动作的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完成跳跃动作,且结构简单。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实现跳跃动作的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本体和两个跳跃足,每个跳跃足的顶部设有一根连杆,跳跃足位于本体的下方,且跳跃足和本体之间通过弹跳装置连接;
所述的弹跳装置包括导轨、底座、左斜杆、右斜杆、电机、齿轮组、滑轮、缆绳、弹力触发保持器、偏心轮、偏心轮连杆和扭簧;其中,
所述的底座和导轨上设有同轴线的通孔,且底座的顶面设有凹口,导轨固定连接在本体的内部,导轨位于底座的上方,跳跃足位于底座的下方;跳跃足的连杆的下部穿过底座的通孔,并且与底座固定连接,连杆的上部穿过导轨的通孔;
所述的电机、齿轮组和弹力触发保持器固定连接在导轨上;电机通过转轴与齿轮组连接,齿轮组通过转轴分别与滑轮和偏心轮连接,滑轮和底座之间通过缆绳连接,偏心轮与偏心轮连杆的一端连接,弹力触发保持器位于导轨的下方,且弹力触发保持器的球形销与底座的凹口相对应;
所述的左斜杆的上端和右斜杆的上端均与导轨可滑动连接,左斜杆的下端和右斜杆的下端均与底座可转动连接;扭簧分别位于左斜杆的两端和右斜杆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的可实现跳跃动作的机器人,还包括侧杆转轴和侧杆,侧杆转轴固定连接在导轨上,侧杆与侧杆转轴可转动连接,侧杆的一端与偏心轮连杆的一端连接,侧杆的另一端位于本体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的侧杆转轴为两根,每根侧杆转轴上分别连接一根侧杆,且两根侧杆转轴位于导轨的前侧和后侧,两根侧杆位于本体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的本体的前侧和后侧均为平面,本体的左侧、右侧和顶面均为弧面。
进一步,所述的可实现跳跃动作的机器人,还包括动力源和两个电动螺旋浆,该两个电动螺旋浆横向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下方,动力源固定连接在本体内部,且动力源通过导线分别与两个电动螺旋浆连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实现跳跃动作,且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包括本体和跳跃足,跳跃足和本体之间通过弹跳装置连接。通过设置弹跳装置来实现机器人的跳跃。弹跳装置包括导轨、底座、左斜杆、右斜杆、电机、齿轮组、滑轮、缆绳、弹力触发保持器、偏心轮、偏心轮连杆和扭簧。机器人的构造简单。整个跳跃过程包括了弹力加载阶段、弹力保持阶段和弹力释放阶段。弹力加载阶段:左斜杆和右斜杆向下移动,使得固定在左斜杆和右斜杆两端的扭簧存储弹力。弹力保持阶段:弹力触发保持器的球形销落入底座顶面的凹口时,电机暂停运行,进入弹力保持阶段。弹力释放阶段:电机再次运行使得球形销重新回位弹力触发保持器中,然后电机停止运行,使得储存在扭簧中的弹力释放,机器人实现跳跃动作。
2. 适应复杂路况,可实现机器人从摔倒状态转为站立状态,以实现姿态调整。本实用新型中的机器人还设置侧杆转轴和侧杆。侧杆与侧杆转轴可转动连接,并且侧杆的一端与偏心轮连杆的一端连接,侧杆的另一端位于本体的外侧。这样,在弹力加载阶段的同时,电机通过齿轮组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通过偏心轮连杆对侧杆的一端施加动力,侧杆绕侧杆转轴转动,从而使位于本体外侧的侧杆支撑地面,从而使机器人站立起来。通过设置侧杆转轴和侧杆,可以实现机器人在复杂地面的跳跃。当机器人跳跃后摔倒,启动侧杆,可以让机器人从摔倒姿势转为站立姿势,以实现下一次的跳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9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直径钢管桩运输及辅助吊桩施工专用船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挡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