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待加工PCB板材及PCB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2855.4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9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pcb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待加工PCB板材及PCB。
背景技术
PCB板即为印刷电路板,几乎会出现在每一种电子设备中。而电子零件就镶在大小各异的PCB上。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需要的零件越来越多,PCB板上的线路与零件也越来越密集。现有PCB板的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按照客户要求在PCB板边再加约5-10mm的工艺边,然后在工艺边和PCB板之间进行V-CUT操作,以方便PCB板的制造和后续PCB装配,装配完成后,可以利用上述的V-CUT操作留下的槽将该工艺边很方便的掰掉。
但是目前的PCB板制作过程中,操作员往往会忘记V-CUT这一步骤的操作,而在此后的检测过程由于是靠人工目视检测来判断有没有进行V-CUT操作,因此导致在掰工艺边时将整个PCB毁坏;此外,采用人工目测对V-CUT操作进行检测的工作相当的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V-CUT遗漏的PCB板材及PCB。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待加工PCB板材,包括:PCB板;工艺边,所述工艺边设置在所述PCB板的边沿;所述PCB板包括作为地层的大铜皮;所述工艺边上设置有导体测试点,所述导体测试点与大铜皮通过导体线路进行电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PCB,包括作为地层的大铜皮,所述PCB侧边设有导体线路,所述导体线路一端与大铜皮电连接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至工艺边上的导体测试 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在PCB板的工艺边上设置有测试V-CUT是否遗漏用的导体测试点,而所述导体测试点电连接至PCB上的地层,通过检测导体测试点与PCB地层之间是否短路就知道V-CUT是否遗漏或是否不合格,这样就可以通过100%的电学测试来对遗漏V-CUT的PCB板进行返工,从而防止后续PCB板在去除工艺边时被损坏;大大提高V-CUT检测的工作效率,防止人工目测可能导致的遗漏事件发生;同时可以实现PCB的批量化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待加工PCB板材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行V-CUT操作前PCB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进行V-CUT操作后PCB板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待加工PCB板材一实施例包括:
PCB板1;
工艺边2,所述工艺边2设置在所述PCB板1的边沿;
所述PCB板1包括作为地层的大铜皮3;
所述工艺边上设置有导体测试点4,所述导体测试点4与大铜皮3通过导体线路5进行电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PCB板1以及测试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PCB板1设计完毕之后,通过查看PCB板1上大铜皮3的位置,确定在现有工艺边2的最合适的位置上设置导体测试点4。例如,可以在工艺边2上设置一个导体测试点4;为了提高测试的可靠性,可以在工艺边2上设计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导体测试点4;PCB板1四周都可以设有工艺边2,每个工艺边2都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导体测试点4,因此,PCB板材可以在四侧的四个工艺边均设有导体测试点, 且每个导体测试点均与大铜皮通过导体线路进行电连接。
步骤二:在即将进行V-CUT切割的地方,设置导体线路5,用导体线路5把导体测试点4与大铜皮3连接起来。导体测试点4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方形等各种几何图形。
步骤三:在利用完工艺边2后,在需要对工艺边2进行掰除时,进行V-CUT切割,正常的V-CUT切割会割断导体线路5,若没有进行V-CUT切割或切割不好,导体线路5仍然是连续的线路;
步骤四:测试V-CUT切割是否被遗漏或切割不合格,即对大铜皮3和导体测试点4进行测试,可以用两个探针对该结构进行测试,也可以用两个电刷对该结构进行测试,当测试结果表明该导体测试点4与大铜皮3开路时,表明PCB板1完成了V-CUT切割并且切割正常;若测试结果表明该导体测试点4与大铜皮3短路时,则表明PCB板1未完成V-CUT切割或切割不正常,需要提醒作业者返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28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水壶加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地理教学用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