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移装载机垂直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5220.X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9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庆钻;陈长春;黄阳印;郭涛;俞久仁;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36 | 分类号: | E02F3/36;E02F3/38;E02F3/4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4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移 装载 垂直 提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移装载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滑移装载机垂直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滑移装载机是一种利用两侧车轮线速度差而实现车辆转向的轮式专用底盘设备,其主要用于作业场地狭小、地面起伏不平以及作业内容变换频繁的场合。
现有滑移装载机的提升装置一般包括车架、动臂、动臂驱动机构、铲斗以及铲斗驱动机构,该动臂与车架铰接相连,该动臂驱动机构一端与车架铰接,另一端与动臂铰接而带动动臂作以动臂和车架间的铰接点为圆心的圆弧运动,该铲斗与铲斗驱动机构均设置在动臂的前端,该铲斗能在铲斗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而进行收斗和卸斗的动作。
但是,由于该动臂作的为圆弧运动,其具有举升能力低和举升高度矮的缺点;同时为了确保装载和卸载的顺利进行,该铲斗和动臂在水平方向上亦需要较宽的活动空间,从而让整个滑移装载机的适用范围得到缩短。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升装置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移装载机垂直提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升装置让整个滑移装载机具有力学性能差以及适用范围窄的缺陷。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滑移装载机垂直提升装置,包括车架、动臂、动臂驱动机构、铲斗以及铲斗驱动机构,该铲斗和铲斗驱动机构均设置在动臂的前端,该动臂驱动机构一端与车架铰接相连;其中,该垂直提升装置还包括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该第一摇臂具有互不重叠的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和第三铰接点,该第一摇臂通过第一铰接点而与动臂驱动机构的另一端铰接相连,该第一摇臂通过第二铰接点而与车架铰接相连,该第一摇臂通过第三铰接点而与动臂铰接相连;该第二摇臂一端与车架铰接相连,另一端与动臂铰接相连,该第二摇臂与动臂之间的铰接点与第三铰接点相互错开。
进一步,该第二铰接点位于第一铰接点和第三铰接点之间并分别形成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进一步,该动臂驱动机构采用的为油缸,并且该油缸座体设置在整个滑移装载机的前端,该油缸杆体的端部则伸向后方并与第一摇臂铰接相连。
进一步,该第二摇臂与车架铰接处为第四铰接点,该第二摇臂与动臂铰接处为第五铰接点,该第四铰接点与第五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为一个单位长度,该第五铰接点与第三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为1.04个单位长度,该第三铰接点与第二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为0.976(是否有误)个单位长度,该第四铰接点与第二铰接点之间的距离为1.3858个单位长度。
进一步,该铲斗与动臂的前端铰接相连,该铲斗驱动机构的前端与铲斗铰接相连,后端与动臂铰接相连,该铲斗、铲斗驱动机构以及动臂三者之间的铰接点呈相互错开状。
进一步,该铲斗驱动机构采用油缸。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滑移装载机垂直提升装置,其通过设置有均与车架铰接相连的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该第一摇臂、第二摇臂以及动臂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四连杆机构,基于四连杆机构的特性,其相对于现有作圆弧运动的动臂来说,能让铲斗在装载和卸载的整个过程中在水平方向占据的空间大大缩短,从而能让整个滑移装载机能在要求更高的环境下工作,即提高了滑移装载机的适用范围,同时当动臂被提升到最高位置时,卸载物料的卸载距离也相对于传统技术来说有所增大;
二、由于该第一摇臂还与动臂驱动机构铰接相连,该第一摇臂则实现了在动臂提升和下降的过程中,作为支撑动臂的主要受力杆件;而同时还作为引导动臂在垂直提升的过程中的主要杆件,其还为优化整个空间设计打下了基础;
三、进一步由于该动臂驱动机构设置在整个滑移装载机的前端,故其能让点位设计空间有所加大,而大大降低点位设计的难度,提高整个提升装置的可布置性,进而提高整体滑移装载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滑移装载机垂直提升装置较佳实施例处于铲土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滑移装载机垂直提升装置较佳实施例由铲土状态到倒土状态的过程示意图。
图中:
垂直提升装置 100 动臂 1
动臂驱动机构 2 铲斗 3
铲斗驱动机构 4 第一摇臂 5
第一铰接点 A 第二铰接点 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52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柜用的铝合金型材
- 下一篇:一种道路路面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