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3738.6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4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648;H01R13/7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模块 | ||
1.一种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一本体及数个导电端子,该本体具有一开口、数个端子插槽及相对于该开口的后壁面,数个导电端子分别装设于该些端子插槽中;
一软性传输单元,该软性传输单元的一末端组装至该本体内,该末端上设有数个接点,且该些导电端子电性接触于部分该接点;及
一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组装于该本体外侧且设有至少一接地弹片,该接地弹片通过该后壁面且朝该本体内延伸,同时接触于该软性传输单元的该接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机壳,该机壳具有一侧壁、一底壁及形成于该侧壁上的一孔洞,该连接器组装于该机壳上,使该开口对应于该孔洞的位置,同时该金属外壳与该机壳接触,使这些接点的讯号可经由该金属外壳的接地弹片传递至该机壳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接地弹片包括一弹片部及一朝下突出的弹性接触点,该弹性接触点接触于该软性传输单元的该接点,同时该软性传输单元的该接点的相反侧抵靠于该本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外壳包括一上板部、一后板部及二侧板部,该后板部遮覆该本体的后壁面,前述接地弹片形成于该后板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内设有二舌板,该二舌板上分别设有该些端子插槽,该些导电端子分别设置于该二舌板上以形成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该接地弹片朝该本体内延伸且位于该第一端子组与该第二端子组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外壳更设有至少一接地弹臂朝该本体内延伸并接触于任一该导电端子,且该接地弹臂相对于该接地弹片较远离于该软性传输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外壳包括一上板部、一后板部及二侧板部,该后板部遮覆该本体的后壁面,前述接地弹片及接地弹臂均形成于该后板部。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于该金属外壳下缘设有一干涉部,于该本体设有一定位部,该软性传输单元的该末端固持于该干涉部与该定位部之间,借此将该软性传输单元组装固定于该连接器上。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设有与该些端子插槽相连通的一排线插槽及与该排线插槽相连通的一沟槽,该软性传输单元的末端插入该排线插槽内并与该些导电端子接触,该接地弹片延伸至该沟槽内以与该软性传输单元的该接点接触。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固定机构,借由该固定机构将该连接器固定于该机壳上,其中该固定机构包括一螺丝及形成于该金属外壳两侧的一锁孔部,该螺丝穿过该锁孔部以将该金属外壳锁固于该机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37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