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回转吊舱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36723.5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9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胡虎跃;郑锐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汉力士船用推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3/24 | 分类号: | B63H23/24;B63H2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利强;王兵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黄龙工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推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船舶推进器。
背景技术
现有机械式全回转推进器,轴系成Z型或L型传动,一般含有至少6个轴承,两对或一对齿轮,三根传动轴或两根传动轴,而且推进电机布置在船体内。电机或柴油机输出功率通过输入轴带动上部齿轮箱伞齿轮,通过齿轮啮合将动力传递给竖直连接轴,从而带动下部齿轮箱伞齿轮副啮合,进而带动螺旋桨轴旋转,驱动螺旋桨推进船舶前进,这些机械传动会产生很多动力损失,产生较大的噪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船舶推进器的传动效率较低、存在较大噪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升传动效率、降低噪声的全回转吊舱推进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回转吊舱推进器,所述推进器包括推进模块和转向模块,所述推进模块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永磁电机和传动主轴,所述永磁电机两侧的输出轴均与传动主轴连接,所述传动主轴上安装制动器、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所述传动主轴伸出所述外壳外,所述传动主轴与外壳的连接处安装密封件,所述传动主轴的外端安装螺旋桨;所述外壳与转向杆的下部连接;所述转向模块包括转舵电机、减速机构和回转支承,所述转舵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构连接,所述减速机构与回转支承传动连接,所述回转支承与所述转向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回转支承与滑环连接,所述滑环与流体旋转接头连接,所述流体旋转接头与动力辅助设备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推进模块和转向杆位于船体的下部,所述转向模块位于船体的上部,所述回转支承与船体的连接处设有回转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提升传动效率、降低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全回转吊舱推进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一种全回转吊舱推进器,所述推进器包括推进模块和转向模块,所述推进模块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永磁电机4和传动主轴,所述永磁电机4两侧的输出轴均与传动主轴连接,所述传动主轴上安装制动器3、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5,所述传动主轴伸出所述外壳外,所述传动主轴与外壳的连接处安装密封件,所述传动主轴的外端安装螺旋桨17;所述外壳与转向杆的下部连接;所述转向模块包括转舵电机10、减速机构9和回转支承8,所述转舵电机10的输出轴与减速机构9连接,所述减速机构9与回转支承8传动连接,所述回转支承8与所述转向杆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船体下部为推进模块,推进模块由密封件(前密封1件和后密封件7)、径向轴承(后径向轴承2和前径向轴承6)、制动器3、永磁电机4、一组背靠背的推力轴承5和螺旋桨17组成。前密封1和后密封7主要防止海水进入推进模块而造成电机故障。后径向轴承2和前径向轴承6主要承受轴系的径向力,而一组背靠背的推力轴承5主要承受螺旋桨产生的前后推力,并将推力传递给船体。永磁电机4驱动轴系,带动螺旋桨17的旋转。
船体上部是转向模块,转向模块由动力辅助设备14、辅助设备接线盒15、流体旋转接头12、滑环13、动力电源接线盒11、转舵电机10、减速机构9、回转支承8组成。动力辅助设备14主要为润滑设备和空气压缩过滤设备,为下部推进模块提供所需的润滑脂和压缩空气。辅助设备接线盒15与船体的电力系统相接,为辅助设备提供电力。流体旋转接头12作用是将流体介质从静态的转向模块输入到动态旋转推进模块。滑环13作用是从固定的转向模块到旋转的推进模块传输电源和数据信号。转舵电机10、减速机构9和回转支承8构成回转机构,为推进模块的转向提供动力。回转密封16用来防止海水渗入船体内部,保证下部的推进模块的旋转部位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汉力士船用推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汉力士船用推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367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