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耕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0720.9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5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彭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宇良 |
主分类号: | A01B51/02 | 分类号: | A01B51/02;A01B7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70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耕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水田、旱地、深泥田、硬浅田、山区平原均能够快速调整适应的耕作机械。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耕作机械的高效益、高技术的人性化的机械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有的耕作机械样式很多,最终没有一种非常理想的耕作机械问世。如:大型拖拉机人性化较好、速度也很快,但对于小田、深泥田无法工作,并且成本大、造价大、自身重大,拖拉机耕作普遍存在行走与耕作机具两种不同的功能和设置,使机械自身重量无法合理利用,因此其自身重量在深田作业是无法克服的难题,是一种无功损耗。包括中、小型拖拉机耕耘轮压辗过深,无功损耗大,不利于节能、增效。中、小型拖拉机人性化很差、深泥、硬浅适应很差,据大别山地区耕作情况即便是0.1亩面积也有深、浅分别,因此给现型各种耕机带来不便。
市场现有两种微型、简易耕作机械,一种是日本进口技术微耕机采用耕耘轮耕作原理比较简化、节能,深浅较能适应。但要经常切换轮具、人跟着走,人性化不够。对于大功率大效益的机械无法设计;另一种简易机耕船,也是耕耘轮耕作,适应深泥田作业较好,但对于硬、浅、旱无法工作,人性很差;中国专利文献也曾公开过一种多功能农用微型耕耘机,公告号为CN201207795Y,由齿轮箱传动;上述耕机都采用轮具耕作原理,其构造简易体积小、重量轻,比较高效节能,但多面全能适用得还是不够,人性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面全能适用、构造简易体积小、重量轻的多功能 耕耘机。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耕耘机,由机架底盘、动力机、变向传动装置、左右减速变角驱动半轴总成装置、左右耕耘轮(驱动轮)、螺杆伸缩可变角驱动控制装置组成。进一步可以包括浮体自由独轮、左右皮带轮离合器、驾驶座位等装置,左右皮带轮离合器连接于变向传动装置、左右减速变角驱动半轴总成装置之间,浮体自由独轮装于耕耘轮之前。
左右减速变角驱动半轴总成装置中主轴传动轴通过底盘轴承固定于底盘支架上,通过主轴螺杆轴承固定于总成壳体上,其一端连接皮带轮,通过其中间的螺杆螺纹与驱动轴上的蜗轮齿轮配合实现90度角变角传动,通过主轴螺杆轴实现调整角度,驱动轴通过驱动轴轴承固定于总成壳体上,两个总成壳体通过螺旋调整驱动轮角度装置控制相对角度,带动耕耘轮(驱动轮)进行工作,耕耘轮上固定有轮叶。
本实用新型能耗低、效率高、操作简便、安全。它主要技术是引用蜗轮减速原理能够调整锁定其左右驱动轮相对变角出力,其螺杆轴是一轴多用:一、与支架底盘连接,二、传输动力,三、调整角度的转轴,四、减速功能。本技术简化,人性化,增效节能。简化、减速驱动耕作一步到位,人性化座位驾驶,转向使用离合方向刹,行走快慢,功力负荷轻重调整油门和螺旋转轮,螺杆伸缩可变角驱动控制装置,增效轮具摩擦耕作原理,与原旋耕机同理、同效。它省去了水田轮深压的损耗,无需旋耕机及其它机具,能够定耕深度,减少不必要的深耕,所以节能、增效,机械的自身重量适到做功用途,除个别渗水田深眼不能适应,其余不存在任何作业障碍问题,上述可根据不同地区分大中小型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耕耘机总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多功能耕耘机可变角度装置侧向示意图;
图3为多功能耕耘机变向传动装置示意图;
图中:1为皮带轮、2为主轴传动轴、3为底盘支架、4为底盘轴承、5为主轴螺杆轴承、6为驱动轴轴承、7为驱动轴、8为螺杆螺纹、9为总成壳体、10为螺旋调整驱动轮角度装置、11为耕耘轮、12为轮叶、13为变向传动皮带轮、14为变向传动轴、15为变向传动轴承、16为伞形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耕耘机,由机架底盘、动力机、变向传动装置、左右减速变角驱动半轴总成装置、左右耕耘轮、螺杆伸缩可变角驱动控制装置组成。进一步可以包括浮体自由独轮、左右皮带轮离合器、驾驶座位等装置,左右皮带轮离合器连接于变向传动装置、左右减速变角驱动半轴总成装置之间,浮体自由独轮装于耕耘轮之前。
左右减速变角驱动半轴总成装置中主轴传动轴2通过底盘轴承4固定于底盘支架3上,通过主轴螺杆轴承5固定于总成壳体9上,其一端连接皮带轮1,通过其中间的螺杆螺纹8与驱动轴7上的蜗轮配合,实现动力传动,驱动轴7通过驱动轴轴承6固定于总成壳体9上,两个总成壳体9通过螺旋调整驱动轮角度装置10控制相对角度,带动耕耘轮11进行工作,耕耘轮11上固定有叶轮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宇良,未经彭宇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07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能花钵
- 下一篇:钢筋混泥土保护层的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