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动力地基钎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2565.0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0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红;张世伦;王定高;武建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3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地基 装置 | ||
1.一种双动力地基钎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行走轮(5)、提升机构、钢钎(6)和循环锤击机构;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架(7)和立架(4)以及斜撑架(9);所述提升机构设于所述底架(7)上、且其提升端与所述循环锤击机构顶部连接;所述循环锤击机构设于立架(4)中部、且其两侧借助于滑道与所述立架(4)两侧滑动配合;所述行走轮(5)设于底架(7)底部;所述钢钎(6)与所述循环锤击机构下部活动链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地基钎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卷扬机(8)、钢丝绳(11)和换向绳轮(1);所述卷扬机(8)固定设于所述底架(7)上方;所述换向绳轮(1)固定设于立架(4)顶端中部,所述缠绕在卷扬机(8)的卷筒上的钢丝绳(11)的首端绕过换向绳轮(1)后与设于立架(4)中部的循环锤击机构顶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力地基钎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锤击机构包括重锤支撑架(14)、重锤(2)、重锤驱动链以及电动机(3);所述重锤支撑架(14)为矩形框架结构,其位于立架(4)内侧、且两侧借助于滑道与所述立架(4)两侧滑动配合;所述重锤(2)位于所述重锤支撑架(14)内侧,其两侧设置滑块与重锤支撑架(14)内侧设置的滑道滑动配合;所述电动机(3)和重锤驱动链分别设于所述重锤支撑架(14)两侧;重锤驱动链借助于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竖向设置、且其主动链轮的轮轴一端与所述电动机(3)输出端之间设置皮带传动机构;重锤驱动链两侧对称设置一对挂柱;所述重锤(2)与重锤驱动链(14)对应一侧对称设置一对弧形板,弧形板之间的距离等于重锤驱动链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动力地基钎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2)的轴线与所述钢钎(6)的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款所述的双动力地基钎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4)下部水平设有和底架(7)平行的扶手(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25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