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墩偏位纠正与加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1974.7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6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韩大章;张松;张贻能;王立新;孙大松;杨卫东;张志泉;肖全;顾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严志平 |
地址: | 210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墩 纠正 加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维修施工的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墩偏位纠正与加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路桥建设中,公路、铁路桥梁的基础大多采用桩基础。当桥梁桩基础设置在被交路侧,而被交路为软土地基,路桥施工过程中,因施工顺序不合理、软土地基处理不当等原因,造成桥墩偏斜的现象时有发生。已投入使用的桥梁,由于边界条件发生变化、超载等原因,也有不少桥墩出现偏位的现象。桥梁有别于其他建筑,其桥墩结构尺寸大、造价高、施工条件差、难度大,当桥墩出现偏位现象后,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增加辅助桥墩来分担原有桥墩荷载的方法。该方法可延长桥墩的使用寿命,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桥墩偏位问题,仍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根本上解决桥墩偏位问题,并可同步实现加固目的,且施工安全、可操作性强的桥墩偏位纠正与加固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桥墩偏位纠正与加固系统,包括距桥墩一定距离的钻孔灌注桩和设置于桥墩桩顶系梁上的第一钢板,其中,所述钻孔灌注桩的桩基顶部设置承台,所述承台远离桥墩一侧预设钢筋,所述预设钢筋与所述第一钢板相对应;所述承台靠近桥墩一侧设置混凝土预制块,所述混凝土预制块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钢板,在所述第二钢板与所述第一钢板之间安装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合力中心与钻孔灌注桩的轴线重合。
为进一步减小桩周的土压力对桩基的抵抗作用,在桥墩靠近被交路的一侧设置至少一个消能孔。
为了更有效的实现对桥墩的纠偏,所述钻孔灌注桩为为至少一排,并且每排孔灌注桩的桩基顶部都设置承台。
在完成顶推纠偏后,为了能够顺利地撤离千斤顶,并保证在千斤顶撤离后,液压千斤顶顶推力顺利传递至钻孔灌注桩顶,桥墩偏位不会发生反弹,所述液压千斤顶两侧设置支撑梁。支撑梁应在撤离液压千斤顶的情况下满足相应的受力要求。
为了更有效的控制顶推纠偏的精度,提高自动化的程度,所述液压千斤顶与顶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顶推控制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磁阀、输入输出控制模块和称重系统。
为了解除纠偏过程中箱梁对桥墩的水平约束,在相对钻孔灌注桩一侧的桥墩另一侧设置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与桥墩顶部相连,通过牵引装置在桥墩墩顶施加牵引力以克服墩顶摩阻力。
为了防止桥墩局部发生破坏和钢丝绳滑移,所述牵引装置与墩柱间设置L型钢板,用以固定钢丝绳位置。所述牵引装置为钢丝绳,美式U型螺旋扣或拉力计。
为了对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测量监控,实时准确地掌握桥梁姿态,及时发现并消除危险,指导施工,所述系统还包括全过程监测桥梁姿态的位移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使用钻孔灌注桩上的承台作为顶推后背,用以固定千斤顶,可有效保证推力的平衡、稳定,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工程质量;本实用新型使偏位的桥墩逐步恢复到正确位置,保证桥梁的稳固;本实用新型设置消能孔,可有效减小被交路对桥墩桩基的水平土压力;在墩顶位置主动施加牵引力,可克服纠偏过程中箱梁在墩顶产生的摩阻力。顶推纠偏完成后将桥墩和作为顶推后背的承台连为一体,可有效提高桥墩的基础的承载能力;同时,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监测系统对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测量监控,实时准确地掌握桥梁姿态,可及时发现并消除危险,以监测数据指导施工,降低施工风险,保证施工质量。本实用新型实施步骤明确、易行,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桥墩偏位纠正与加固系统的结构立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桥墩偏位纠正与加固系统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案例1中桥墩偏位纠正与加固方法的施工流程图;
附图中主要标记含义如下:
1、被交路 2、桥墩 3、钻孔灌注桩 4、承台
5、混凝土支撑预制块 6、液压千斤顶 7、牵引装置 8、消能孔
9、第一钢板 10、第二钢板 11、支撑梁 12、注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19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