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外轮兼用超精加工盘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2688.1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1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水浦健刚;山下宗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4B35/00 | 分类号: | B24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林宇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轮 兼用 精加工 | ||
1.一种内外轮兼用超精加工盘,其以单个设备自动进行对内轮和外轮的超精加工,其特征在于,具有:
将轨道轮保持为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而旋转的轨道轮保持机构;和
对被保持为能够旋转的轨道轮的轨道面实施超精加工的轨道面加工机构,
所述轨道轮保持机构具有:
多个轨道轮装载用结构体,其相对于其旋转轴形成为同心圆状,且沿着圆周方向以预定间隔排列,并且能够装载轨道轮;和
结构体移动机构,其能够根据作为加工对象的轨道轮的种类,使所述多个轨道轮装载用结构体同时向旋转轴呈放射状地接近,并且从旋转轴呈放射状地分离开,
所述轨道面加工机构具有:
轨道面用磨具支架,其同时支承着内轮轨道面用磨具和外轮轨道面用磨具两者;
支架移动回转机构,其能够在对轨道面进行超精加工时,使轨道面用磨具支架向期望的方向移动并且以期望的角度回转;以及
磨具推压机构,其在作为加工对象的轨道轮为内轮的情况下,在对内轮轨道面进行超精加工时,能够将所述内轮轨道面用磨具按压到所述内轮轨道面上,并且,在作为加工对象的轨道轮为外轮的情况下,对外轮轨道面进行超精加工时,能够将所述外轮轨道面用磨具按压到所述外轮轨道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轮兼用超精加工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轨道轮保持机构中,在所述多个轨道轮装载用结构体上,分别将能够装载轨道轮的装载面设置为彼此位于与旋转轴正交的同一平面上,并且,在所述轨道轮保持机构上,设置有用于使轨道轮压接至各装载面的压接结构,
通过由压接结构使轨道轮压接到各装载面上,使得轨道轮与所述轨道轮装载用结构体形成一体并能够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外轮兼用超精加工盘,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对定位机构,所述一对定位机构沿着与旋转轴正交的方向对向配置在所述轨道轮保持机构的两侧,并且用于对装载于所述多个轨道轮装载用结构体上的轨道轮的位置进行调整,
一对定位机构分别具有:
闸瓦,其在进行超精加工时,兼用作将轨道轮的外径面支承的结构;
轨道轮用定位推进器,其将轨道轮按压向闸瓦;和
定位机构移动机构,其使所述闸瓦和所述定位推进器向轨道轮接近,并且使所述两构件能够从轨道轮分离开,
在作为加工对象的轨道轮为内轮的情况下,使一个闸瓦和定位推进器从内轮离开,并且使另一个闸瓦和定位推进器向内轮接近,由另一个定位推进器将内轮抵压到另一个闸瓦,由此进行内轮的定位;
在作为加工对象的轨道轮为外轮的情况下,使另一个闸瓦和定位推进器从外轮离开,并且使一个闸瓦和定位推进器向外轮接近,由一个定位推进器将外轮抵压到一个闸瓦上,由此进行外轮的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轮兼用超精加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面用磨具支架包括:支承内轮轨道面用磨具的内轮轨道面用磨具支架;和支承外轮轨道面用磨具的外轮轨道面用磨具支架,
所述磨具推压机构具有:气缸;设置于气缸内的活塞主体;和从活塞主体的两侧向气缸外部延伸的两根活塞杆;
在所述两根活塞杆中的一根活塞杆上,连结有所述内轮轨道面用磨具支架,在另一根活塞杆上,连结有外轮轨道面用磨具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轮兼用超精加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轮兼用超精加工盘还具有:
支承凸缘部用磨具的凸缘部加工头;
反转机构,其将所述凸缘部加工头支承为能够反转,并且使凸缘部用磨具围绕其反转轴以期望的角度反转;和
致动装置,其支承着所述反转机构,并且使所述凸缘部加工头与所述反转机构一起向期望的方向回转的同时,进行微幅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外轮兼用超精加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具有:
振荡机构,其具有利用驱动源能够旋转的旋转轴,并且将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后传送至所述反转机构,由此使所述凸缘部加工头的所述凸缘部用磨具进行微幅往复运动;和
回转机构,其与旋转轴同心地构成,使所述反转机构回转,由此使所述凸缘部加工头的所述凸缘部用磨具回转到期望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26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金刚石串珠及其金刚石串珠绳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