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存储器设备的接口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3837.6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6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N·穆拉里曼诺亚;N·P·州皮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主分类号: | G06F13/16 | 分类号: | G06F13/16;G06F13/38;G06F12/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瑜;王英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存储器 设备 接口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存储器模块,包括:
接口(702、726),其用于接收对存储器模块(600、1200)的存储器(602a、1202)进行存取的请求;
数据存储状态监视器(730),其用于确定所述存储器的状态;以及
消息输出子系统(732),其用于在所述存储器繁忙时利用指示对所述存储器进行存取的所述请求不被准许的否定应答来对所述请求进行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模块,还包括数据存储存取仲裁器(728),所述数据存储存取仲裁器用于在所述存储器繁忙时确定所述请求是否能够被放置在所述存储器的队列(729)中,所述消息输出系统进行的所述否定应答是在所述请求不能被放置在所述队列中时执行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器模块,其中,当所述队列被填满时所述请求不能被放置在所述队列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模块,还包括数据存储存取仲裁器(728),所述数据存储存取仲裁器用于在所述存储器不繁忙时允许立即为所述请求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模块,其中,所述请求是使用分组数据通信被接收的,并且所述否定应答是使用分组数据通信被发送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模块,其中,对所述存储器进行存取的所述请求是向所述存储器写入数据的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存储器模块,其中,所述存储器是第一存储器,并且所述请求是从第二存储器(104、502、504、506、602b、1200)接收的,以使用存储器到存储器的传送来向所述第一存储器写入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模块,其中,所述接口用于接收指示执行内部存储器操作的时机的提示,并且还包括提示控制器(720),所述提示控制器(720)用于基于所述存储器的状态来允许所述内部存储器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存储器模块,其中,所述内部存储器操作是存储器自刷新操作或者用于将所述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些转换到低功率状态的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10.一种存储器,包括:
总线接口(702),其用于接收总线分组;
提示解码器(716),其用于从所述总线分组获取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指示允许的内部存储器设备操作;以及
提示控制器(720),其用于确定是按所述提示信息行动还是忽略所述提示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存储器,还包括数据存储状态监视器(730),所述数据存储状态监视器用于确定存储器(602a)的状态,所述提示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存储器的状态来确定是否按所述提示信息行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的状态指示所述存储器是否正在执行读操作、写操作、自刷新操作、预充电操作或断电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内部存储器操作是存储器自刷新操作或者用于将所述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些转换到低功率状态的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14.一种装置,包括:
第一接口(804),其用于与处理器(116)进行通信;
第二接口(802),其用于与存储器(104、502、504、506、600、1200)进行通信;以及
提示发生器(806),其用于基于所述处理器的操作模式或者与所述处理器相关联的存储器存取请求状态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存储器将在一段时间内不能被源设备存取。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存储器是第一存储器,并且还包括总线仲裁器(810),所述总线仲裁器连接到所述第一存储器的第一总线请求线(738)和第二存储器的第二总线请求线,所述总线仲裁器用于基于总线(106)的状态以及经由所述第一总线请求线和所述第二总线请求线接收的请求来控制所述第一存储器和所述第二存储器对与所述第二接口通信的所述总线的访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未经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38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